(一)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教師教育相關政策要求,踐行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立足江西、面向全國,培養政治立場堅定、師德高尚、教育情懷濃厚,具有規范的運動技能、扎實的體育運動理論知識、良好的體育與健康素養,具備專業自主發展能力,能勝任中學和相關體育機構的教學、管理、訓練、競賽組織指導的區域體育骨干教師。
(二)培養要求
1.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自覺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服務;熟悉國家有關教育、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熱愛黨的教育事業。
2.掌握學校體育教學、健康教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和競賽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較強的自學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3.了解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以及體育科研的發展趨勢;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具有從事體育科學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門外國語和一門計算機語言,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和運用計算機基礎技能,并達到規定的大學英語四級和計算機二級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體魄,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
(三)方向介紹
開設有足球、籃球、排球、田徑、體操、武術、健美操、體育舞蹈等主項提高方向。
(四)課程設置
體育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分通識和專業兩個模塊,并按修習要求分為公共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學科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選修課等五個類別。其中,體育學原理、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田徑基礎、球類基礎、體操基礎、武術基礎是本專業的核心課程。
(五)師資結構
在師資方面,除了與體育學院其它專業實現師資力量共享之外,另有專任教師24名,其中教授8名,博士6名。
(六)就業前景
本專業學制四年,畢業學歷為本科,授予學士學位。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系統的學習體育教育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體育管理和社會體育指導能力的培養,畢業生具有非常廣泛的適應性,既可從事大、中專院校、中學和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體育教學、訓練、科研工作,又可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體育俱樂部從事管理和社會體育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