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扎實的物理學知識、良好的數學基礎、較強的實驗技能和較高的科研素質,同時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和較廣泛的科學適應能力。面向國家大科學工程或裝置等國家和社會需求,為學生從事物理學及相關交叉學科前沿問題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礎,培養能夠從事前沿基礎原始創新研究工作和應用開發及管理工作的物理學相關專業基礎性人才,同時也培養能將物理學應用于技術和社會各個領域的復合型、綜合性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普通物理實驗、理論力學、復變函數、數理方程、原子物理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熱力學·統計物理、計算物理和固體物理。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家機關及相關單位從事科研、教學、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管理與科技開發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應用物理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本科,按“物理學類”招生,一學年后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寬厚的基礎理論、扎實的專門知識與熟練的基本技能,能夠綜合運用光學科學理論和技術分析解決理論和工程問題,高素質、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光學、工程制圖與CAD、光電子技術、光電檢測技術、信號與系統、電路分析、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信息顯示技術、微機原理與應用、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光通信原理、激光原理與技術、光纖通信系統與工程、光纖技術與應用、傳感器原理與技術、信息光學等。
就業去向:光電企業、國家機關及相關單位從事科研、教學、產品設計、生產技術、管理與科技開發工作,可以繼續攻讀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專業的碩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材料物理(本科,按特色專業招生)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和創新思維,扎實的材料物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專業理論和實驗技能,并能運用材料科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材料研究和技術開發等基本能力的學生,為材料科學與工程及其相關領域輸送優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力學和熱學、電磁學、光學、普通物理實驗、大學化學、大學化學實驗、原子物理學、復變函數、數理方程、熱力學·統計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材料科學基礎、磁性物理、半導體物理、薄膜物理與技術、材料合成制備與加工、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物理研究方法、材料物理實驗等。
就業去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國家機關和企業及相關單位從事與材料特別是功能材料相關的科研、教學、管理與科技開發和生產管理工作,可以繼續攻讀材料物理及相關專業的碩博士學位。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雙一流”建設學科群:材料科學與信息技術
院士工作站:量子材料和器件院士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物理電子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物理、光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光學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應用物理學、材料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省級重點學科:理論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
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材料與智能感知安徽省實驗室、信息材料與器件省級重點實驗室、光電轉換能源材料與器件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磁性材料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基礎物理實驗課教學示范中心。
英才班:物質科學英才班
學院在大學二年級初,在全校范圍內選拔30名左右優秀本科生組建“物質科學英才班”,實行“一制三化”(導師制、小班化、個性化、國際化)的培養模式,旨在造就一批具有跨學科知識、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寬闊的國際視野、持久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科學與工程領域高層次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