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前景:
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的時代。我國是一個陸海兼備的發展中大國,“建設海洋強國”已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近年來,廣東省提出了建設“海洋強省”的戰略。深圳市正全力以赴“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產業是今后深圳市重點發展的產業。到2020年,深圳海洋產業年生產總值將達到3000億元。2017-2020年間,深圳海洋高端智能裝備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領域已帶動新增就業人數9萬人左右。盡管深圳在海洋工程、海洋電子信息、海洋生物等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卻也存在海洋領域人才緊缺、海洋科技基礎研究薄弱等問題。
我院順應國家和地方的需求,依托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學院的傳統優勢學科,于2011年設立了海洋科學專業,建設海洋高技術體系、培養從事海洋科研和海洋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助力海洋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海洋科學作為朝陽專業,期盼優秀學子加入,為深圳建成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廣東實現“海洋強省”和中國踏上“海洋強國”之路貢獻自己的力量!
就業去向:各級(國家、省、市等)海洋局、氣象局、海洋預報中心、海洋信息中心、海洋技術中心、海洋環境與資源監測中心、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企事業單位等。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寬厚海洋科學知識和實踐技能,了解海洋科學的發展趨勢,能從事海洋監測、環境保護,或海洋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海洋生物技術應用、海洋事務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型人才。
培養特色:
>本專業以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與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為本專業基礎,以海洋調查與監測、海洋重大災害防護為本專業特色。通過慕課課程、創新研究短課、微課等多種方式構建多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培養海洋科學相關領域的厚基礎、創新型及應用型的多元化人才。
>特色班:
海洋科學菁英班:與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開設“海洋科學菁英班”,在本專業大二學生中選拔組建,校所聯合方式培養創新型拔尖人才,實現人才培養質的飛躍。學生除參加學院開設的課程學習外,還需參加南海海洋所開設的海洋科學特色課程。 本科四年級在南海海洋所主修實踐或實習約為6-12個月,內容包括海洋環境調查與保護、海洋生物資源利用、野外試驗或室內實驗、文獻查閱、論文撰寫等,南海海洋所委派導師指導實習學生作畢業論文、設計等,實習完成后,評選海菁優秀畢業生同時由南海海洋所頒發“海菁班”結業證書。
>學生獲獎情況:本專業具有一流的海洋科學人才培養平臺,鼓勵學生加入科研團隊、參加專業競賽,以賽促學。近三年來本專業多名學生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國家級和省級的“挑戰杯”研究項目;分別獲得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全國優勝獎、廣東省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二等獎等多項獎項。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海洋科學野外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科研院所的合作科研實習等。
主要課程:必修課程:海洋化學、物理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生物學、魚類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海洋生態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等。選修課程:藻類學、養殖生物學、海洋環境生物學、海洋藥學導論、海洋生物技術、生物科學專題講座、生物統計學、專業英語(海洋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