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特色與優勢
1.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設的本科專業,授予管理學
學士學位。
2. 本專業以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經濟學為依托,具有堅實的學
科平臺。1998年我校成為我國首批設置勞動和社會保障本科專業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獲批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經濟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得社會保障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和勞動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以二級學科申報并獲批社會保障博士點;2006年獲批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9年以社會保障博士點為依托申報并獲批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2011年成為湖北省三所擁有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本專業及其相關的以勞動者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群居于全國領先地位,其所在的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學術地位位居全國前列。
3、本專業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28名專職教師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9人;26人具有博士學位, 45歲以下教師占70%,有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1名、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2名、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2名,形成了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青年后備四層次學術梯隊。
4、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也是湖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擁有社會保障學國家級教學團隊、社會保障學湖北省重點優勢特色學科,社會保障國家級精品課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省級精品課程以及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勞動經濟學、薪酬管理等一批校級精品課程。
5、本學科點多年來承擔完成了科研項目近百項,獲省部級政府科研獎10余項。擁有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和國際勞工組織授予的“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擁有首家湖北省青年創業學院。大學生創業項目獲全國金獎1項、銀獎1項、百強項目獎1項、省級獎多項,在全省乃至全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二、人才培養質量
1、本專業依托我校經、管、法融通的學科底蘊和“本科—碩士—博士—博士后”一體化人才培養平臺,融合“社會保障、勞動經濟、組織和人力資源管理”三個學科門類的優勢,突出“人本”特色,以“人的保障、開發、管理”為核心,以教學團隊建設為基礎,依托科研水平的提升、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培養高水平、寬口徑、應用型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門人才。
2、本專業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和創業實踐活動,成果豐碩。肖惠巧同學在2011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獲C類一等獎;肖瑤同學獲2012年華中四校聯合大學生理學深處勵志演講比賽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賽區最佳風采獎;勞保1101葉尓買克.賽臺獲湖北省哈薩克族大學生朗誦比賽三等獎;在學校舉辦的第二屆就業形象大使選撥大賽上,張遠立同學獲優秀獎和就業指導形象大使稱號;2013年第二屆全國高校模擬集體談判大賽中,勞保1101班李輝瑤、施美、周亞蘭所在的資方代表隊獲二等獎及最佳團隊合作單項獎;2014年第三屆全國高校模擬集體談判大賽中,勞保1201班王淑雅所在的資方代表隊獲一等獎。
三、畢業生就業狀況
1、本專業學生就業狀況良好,本科生就業率連續三年位居前列。截止2014年12月31日勞保專業就業率達92.73%,位居全校專業就業率前列。
2、畢業生主要去向為國內外知名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等,就業質量較高,畢業生就業后職業前景較好,社會認可度高。還有多名學生被保送至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外名校深造。
往年錄取
內蒙古
文科
本科一批
公共管理類(包含專業: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城市管理)
選科不限
代碼31
學制/學費4年/每年4500
年份 | 招生人數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2023 | 4 | 518 | 2604 |
2022 | 3 | 545 | 1156 |
2021 | 3 | 549 | 2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