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視頻是科學傳播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學校科學研究發展院高度重視科技傳播活動,堅持創作高質量的科普視頻,促進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
黎永秀等老師的《左右之辨 手性之謎》以“反應停”事件為引子,深入淺出地解析了手性的概念、來源及在自然界中的現象。該作品通過動畫和視頻形式,將復雜的手性科學直觀展現給觀眾,引發了公眾對手性科學的濃厚興趣。黎永秀老師憑借該科普主題曾榮獲國家民委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獎。
梅鵬等老師的《與鋰同行》則聚焦于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和應用前景,詳細介紹了鋰離子電池的性能特質,以及在雙碳目標下其在電動交通工具和大規模靜態儲能等領域的重要作用。通過動畫和圖表的直觀展示,該作品讓公眾對鋰離子電池這一新能源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傳播了綠色低碳的生活理念。梅鵬老師憑借該科普主題曾榮獲湖北省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獎。
李覃等師生的《會發光的葉綠素》則以葉綠素為研究對象,揭示了其在紫外光下發出紅色熒光的奧秘。作品介紹了葉綠素的基本概念、熒光形成原理以及實驗室和居家制備方法,并通過繪本和動畫等形式,讓不同年齡段的觀眾都能理解葉綠素發光的原理和應用前景。該作品設計獨特,互動性強,不僅展示了葉綠素在科研、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還讓觀眾領略到了化學之美。
以上3部作品均已在主流網絡平臺上線播放,其短而精的內容以及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的巧妙結合,贏得了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