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中,Donald Huisingh教授結合工作經驗,以一篇論文從著手規劃到最終發表的生命周期為主線,詳細講解了如何在高影響力期刊上規劃、準備、提交、修改和發表高質量論文。他以期刊主編的視角出發,從文章語言、期刊類別、期刊審稿意見、文章修改、文章發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了指導說明。他表示,當論文被接收或拒稿時應當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在發表論文成功后要給予自己一定的獎勵。
在互動提問環節,圍繞如何克服撰寫投稿信時的語言障礙、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期刊收錄范圍等問題,Donald Huisingh教授與師生展開交流。與會同學表示,本次講座既有助于提升論文撰寫能力、完善論文內容體例,也為論文修改、投稿、發表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啟示,對今后的論文寫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據悉,Donald Huisingh博士是一位長期從事可持續發展研究的學者,1965年6月獲威斯康星大學生物化學和植物病理學博士學位。他是《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的創始人,1992-2015年擔任該雜志主編。他擁有超過68年的教學與科研經驗,已經出版350多篇關于清潔生產、可持續生產和消費、可持續農業、可持續社會發展和循環經濟方面的論文和書籍。
編輯:曹明;審稿人:范濤
圖片:法學社會學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