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藝術學院

2024/6/22 22:24:30

 

專業剖析


繪畫專業

繪畫專業現有油畫本體語言研究、中國書畫語言研究、綜合材料語言研究三個工作室,逐漸形成以寫意油畫、人大水墨為代表的人大學派,在國內藝術領域獨樹一幟。本專業秉承陜北公學“為人民而藝術”的創作與教學理念,強調通過本階段的學習,引導學生注重藝術與人文學科的跨界融合,深入研究本民族傳統藝術精神,開拓國際視野,從人文素質、創新意識、專業技能等方面獲得全面提升,著力造就弘揚新時代中國藝術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的新型藝術創作人才。


藝術管理專業

隨著我國文化藝術市場的繁榮發展,美術館、博物館、拍賣行、畫廊、藝術博覽會、藝術出版、視聽傳媒等文化創意產業對跨專業的創新型藝術管理人才需求旺盛。本專業以藝術史論、藝術管理與傳播為基礎,凸顯應用特色,聯合學校工商管理、經濟學、新聞傳播學等優勢學科打造理論與實踐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夠應對當代藝術管理需求的新型人才。


設計學類專業

設計學類專業依托學校雄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優勢,與傳播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信息資源管理學和檔案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構建本專業“大設計”與“新文科”相結合的專業教學體系,旨在以藝術、技術融合為導向,以信息傳播技術為中介,培養學生跨學科內容相結合的設計創新能力。通過專業訓練,培養面向信息時代,擁有過硬專業技能、良好實踐能力,適應新時代社會急速發展的高端藝術設計人才。


音樂表演專業

音樂表演專業以教授團隊主持策劃的專場音樂會、年度音樂節與專項比賽為品牌,提供高水準“創演談”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藝術活動平臺;以“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國人民大學雙一流建設”等項目為依托,師生室內樂團、青年交響樂團廣泛展演于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國家大劇院、北京音樂廳及國內外各高等音樂院校。培養具有高超專業技能,深厚人文知識積淀,德才兼備的新時代音樂藝術人才。

 

培養特色


跨學科專業學習

為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要求,學院提供了專業互通選修課。學生可以自主選修本專業以外的專業課程。如符合輔修要求,畢業時有機會獲得輔修學士學位。

 

2018年藝術學院設計系與新聞學院聯手創辦“創意傳播實驗班”,培養具有傳播學、廣告學與藝術學專業知識、技能和發展潛質的高端復合型本科人才。藝術學院的學生完成此培養方案的學習后可獲得藝術學(主)學士學位和文學(輔)學士學位。

 

2019年音樂表演系與國學院聯手創建古琴專業方向;培養新時代具有深厚中國傳統國學素養和過硬專業技能的古琴演奏與理論研究兼備的高端復合型本科人才。學生完成此培養方案的學習后可獲得藝術學學士學位和文學第二學士學位。

 

國際交流


藝術學院積極推動與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芬蘭、愛爾蘭、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一流高等學府建立合作關系,簽署學生交換和人才聯合培養等多項合作協議。學院教師團隊國際性逐年提升,與美國耶魯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密歇根大學、羅得島設計學院、南加州大學、意大利帕多瓦大學、博洛尼亞大學、英國牛津大學、格拉斯哥大學、伯明翰大學、柏林音樂學院、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的知名教授開展多層次學術交流與合作。


作為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聯盟秘書處單位,學院依托中國人民大學深厚的人文藝術底蘊,聚集中歐70所教育機構的學術資源,通過中歐人文藝術教育論壇、明德藝術論壇等國際學術平臺,打造藝術學院國際品牌項目,源源不斷為師生創造跨文化交流學習機會,搭建高質量的國際教育平臺。


未來發展


藝術學院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廣闊,出國率(含交流交換生)超過30%,保研率近20%,主要就業去向為教育及文藝相關領域。總體就業率達100%。


知名校友

武志:2000級繪畫專業本科生,斯瑪特教育集團創始人,斯瑪特綜合藝術課程研發人之一,斯瑪特美術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SMART教育模式發起人。

吳蔚:2000級音樂表演專業本科生。現為iSING!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歌唱家,并與華盛頓國家歌劇院、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舊金山歌劇院、北京國家大劇院以及歐洲的歌劇院簽約演出。榮獲2019年美國第61屆格萊美大獎最佳年度歌劇唱片獎(Best Opera Recording)。

白羽:2001級設計學類專業本科生,2007級碩士研究生,2016年中央美術學院建筑學院博士畢業,現為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設計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

王爾義:2010屆博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連環畫藝委會委員,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綜合畫種評委。福建華僑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史忠平:2011屆博士,現為西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官方網站: http://art.ruc.edu.cn

辦公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樓5F

辦公電話: 010-6251385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