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剖析
文學院本科設有“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兩個專業,同時開設“古典學拔尖班”,學生畢業后均授予文學學士學位。“漢語言文學”和“漢語言”專業共同修習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文學理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基礎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選擇“漢語言文學”或“漢語言”作為個人修習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側重文學研究,主要學習文學史、 文學理論和文獻學等知識,并關注和研究當代文化現象。本專業注重學生文藝審美、評論和研究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以“創造一流的學術,凝聚一流的人才”為宗旨,著力培養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綜合素質,具備較深厚的文學素養和語言功底, 能夠投身文化交流及文化普及推廣的專門人才。
漢語言專業
“漢語言”專業側重語言文字研究,主要學習語言學理論及漢語發展的歷史與現狀。本專業以培育學生“漢語言”專業素養為中心,致力于打破古今中外的語言壁壘,落實以“寬口徑,厚基礎,多選擇”為特征的研究型人才培養目標,從更高層次、更深角度提升學生理解漢語言、研究漢語言的能力與素養,側重培養能勝任語言研究、語言文化、語言教學等工作的專門人才。
古典學拔尖班
古典學拔尖班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設立的特色創新培養項目,起步于2009年劉小楓教授創辦的古典文明研究中心,201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是全國第一個古典學本科教學班。該專業基于中國學術傳統,借鑒西方大學“古典學”學科的建設理念,實現文史哲多學科交叉,以古典語文課程(古代漢語、古希臘語、古拉丁語) 和核心經典課程(中西文史哲經典著作)為主要講授內容,培養適應新時代文化需要,具有良好道德情操、扎實古典學基礎和綜合人文素養,能勝任與古典學相關的教學、科研工作及各種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
培養特色
名師云集,卓爾不群
文學院擁有劉小楓、楊慧林、孫郁、程光煒、朱萬曙、陳劍瀾、張永青、朱冠明、楊慶祥、吳真等一批國內一流學者,入選重要人才項目30余人次,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稱號。文學院先后邀請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大衛·賈斯柏 (David Jasper)、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柯馬丁(Martin Kern)、香港科技大學張隆溪等東西方著名學者擔任“海外名師”和“高端外國專家”等客座職位。
2010年,文學院成立國際寫作中心,開設創造性寫作專業。該專業現已云集閻連科、劉震云、梁鴻、張悅然等著名作家,他們曾獲卡夫卡文學獎、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茅盾文學獎等國內外重要榮譽。
實踐教學,全面發展
文學院在基礎課程中建設“金課”集群,特別面向全校開設品牌性公共基礎核心課程。積極探索“新文科”培養路徑,完成“特殊類型紀錄片攝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及“后人類時代的全球影像”“文藝媒介學”等慕課,打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論與紅色經典作品融合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參與建設“中國古代文化實驗教學中心”,推動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
學院創辦的謝無量學術論文暨文學創作大賽,是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傳遞文學薪火、展現學術風采的重要舞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節”是中國人民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品牌。文學院作為明德人文厚重人才培養計劃執行學院,帶領學生進行國內外文化考察,滋育文化氣韻,培養世界眼光。
國際交流
漢學大會,問道中西
文學院從2007年開始,連續承辦世界漢學大會。世界漢學大會創建了中外文明定期對話與交流的機制,迄今為止有數百名海外知名學者參會,已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性學術品牌。學院亦曾聘請多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來訪講學(如1986年得主索因卡、2010年得主略薩、2012年得主莫言等),聘請哈佛大學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教授等數十名世界一流學者來校作學科前沿講座。
古典文明,學術津梁
2017年成立的古代文本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和2021年成立的比較文明跨學科交叉平臺,匯聚了全球頂尖的東西古典文明研究學者,每年定期舉辦全球范圍內的博士生工作坊,迄今已有200多位來自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海內外名校的博士生參加,成為全球著名的古典學術交流平臺。
國際交換,游學四方
文學院先后與日本東京大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挪威卑爾根大學、捷克查理大學、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等海外著名大學簽訂了院際學生交換協議,已連續多年派遣學生訪問團赴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等高校訪問交流,每年都有學生赴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學交換學習,另有20多名志愿者赴海外孔子學院實習。
未來發展
社會棟梁,多元就業
文學院畢業生就業質量高,總體就業率達100%。本科生以國內升學與出國深造為主,所占比例約60%,其余選擇求職或創業。國內升學的目標院校主要集中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 國社會科學院;出國(境)留學院校基本為美國、英國、日本以及我國香港地區的知名高校。
學生就業行業主要集中于黨政機關、文化、傳媒、影視、出版、教育、金融、通信等行業,就業地域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同時,近年來每年都有畢業生主動選擇到中西部地區就業。文學院精英校友輩出,他們以突出的文字功底,踐行著“復興棟梁、強國先鋒”的理念,成為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
官方網站: http://wenxueyuan.ruc.edu.cn/
官方微信: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微信號slaruc)
辦公地址: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樓105室/113室
聯系郵箱: yanghaonan2019@163.com
辦公電話: 010-62511015/62511299/6251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