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亞裔美國人一直被視為“模范少數族裔”,在學校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總體上表現良好,尤其是在曲線的頂端。但亞裔美國人的成就遠不止這些,我們已經開始分享一些關于亞裔美國人今天做得如何的真相。我們發現,盡管亞裔美國人確實名不虛傳,但也存在差距,包括未能擔任首席執行官等最高職位,以及某些亞裔群體面臨重大困難。
1 亞裔美國人沒有進入財富 500 強
亞裔美國人在學業上表現出色。事實上,他們占常春藤盟校招生人數的 15-25%。然而,亞裔美國人只占財富 500 強 CEO 和企業高管的不到 2%。目前尚不清楚這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因為亞洲人更有可能重視權力和薪酬,渴望獲得最高職位,并為加薪大聲疾呼。亞洲人很簡單,不太可能得到加薪或晉升,而且經常感到職業停滯不前,工作滿意度較低。
2 亞裔美國人的就業水平正在提高
亞裔美國人在初級和中層管理職位上享有良好的代表性,但不知何故無法進入高層。盡管沒有填寫財富 500 強,亞裔美國人在就業方面仍然享有很高的成就,45% 的亞裔美國人從事管理、專業和相關職業,這一數字高于總人口的 34% .
3 幾乎所有亞裔美國人都至少擁有高中文憑
盡管某些群體仍在努力爭取教育程度,但總體而言,亞洲人正在大量完成高中教育。在美國,大約 86% 的 25 歲及以上的亞裔至少擁有高中文憑,50% 的亞裔美國人至少擁有學士學位。與擁有學士學位的美國總人口的 28% 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4 亞洲孩子只是花更多時間學習
在對虎媽養育方式的探索中,《紐約每日新聞》發現,亞裔美國人通常的高成就可能不是因為養育方式苛刻,而是因為他們比其他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學習,而不一定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強迫他們。在文章引用的一項研究中,發現亞裔美國 11 年級學生每周學習的時間比同齡的白人學生多六個小時。文章指出,額外的學習時間可以提高能力感、自我價值感和完成一項艱巨任務的喜悅感。
5 亞裔美國孩子的壓力并不比同齡人大
盡管在亞裔美國文化中,父母和學生都強調高成就和努力工作,但研究發現,他們通常不會比其他群體承受更多的壓力。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陳傳生對近 5,000 名 11 年級數學學生進行了研究,發現亞裔美國人和美國白人通常報告的壓力水平相同。然而,亞裔美國學生在學業上略顯焦慮。盡管如此,陳總結說,父母的高標準和緊張的學習似乎并沒有引起明顯的心理壓力。
6 亞裔美國家庭掙得更多
亞裔美國家庭的收入比所有家庭的全國收入中位數高出 15,600 美元。但是,雖然亞裔美國人總體上表現良好,但在規模底部的人數也更多。10% 的亞裔美國人生活在貧困水平,2.2% 的亞裔美國人生活在公共援助中,相比之下,8.2% 的白種人處于貧困水平,1.3% 的白種人依靠公共援助生活。
7 亞裔美國人在美國好大學中所占的比例高
在美國一些最好的大學中,亞裔是校園里最大的群體或最大的群體之一。在麻省理工學院,學生群體中有 28% 是亞裔美國人,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則是 39% 的亞裔美國人。
8 擁有學士學位的亞洲人一生的收入將比白人少 40 萬美元
亞裔美國男性更有可能要求加薪,但實際得到加薪的可能性較小。即使擁有學士學位,亞裔美國人的收入也會低于白人同行。事實上,據福布斯報道,它加起來很多:一生減少 40 萬美元。
9 亞裔美國和太平洋島民學生在高中和大學完成方面苦苦掙扎
在美國各地,亞裔和太平洋島民學生經常難以完成學位,高中和大學完成方面存在問題。在苗族青少年中,40% 的人沒有完成高中教育,接近一半。在夏威夷原住民和太平洋島民群體中,學士學位很少,只有 14% 的學生達到了這一目標,而擁有學士學位的美國人則為 28%。
10 總體而言,亞裔美國人獲得更多大學學位
盡管某些亞裔美國人可能難以獲得學位,但總體而言,亞裔美國人的大學畢業率最高。亞裔美國人的大學畢業率為 65%,其次是白人,為 59%。此外,亞裔美國人是唯一沒有年輕人在中學后教育方面落后于前輩的種族群體。
11 不是每個亞洲團體都做得這么好
華裔美國人和南亞人代表了大多數人已經知道的成就卓著的亞洲刻板印象,但還有其他亞裔美國人群體正在努力使事情發揮作用。據Asian Nation稱,每一個擁有大學學位的華裔或南亞人,都有同等數量的東南亞人在努力適應在美國的生活。具體來說,越南裔美國人的大學學位獲得率只有20%,而且老撾人、柬埔寨人和高棉人的比率低于 10%。
12 部分亞裔學生面臨嚴重劣勢
來自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的學生來到美國時遇到了可能影響他們教育的問題,特別是與戰爭有關的創傷和移民前的教育中斷。在美國生活期間,這些學生中的許多人都面臨著貧困、種族主義,甚至獲得教育資源的機會有限,與其他族裔群體甚至在美國生活過的亞裔美國家庭相比,這顯然使他們處于嚴重的劣勢為多代。
13 成就差距越來越大
亞裔美國學生和其他人之間的差距很大,而且還在不斷擴大。根據教育政策中心的數據,在全國范圍內,在標準數學考試中排名靠前的亞裔美國人的得分比白人學生高 17 分,并且近年來有所擴大。教育政策中心主席杰克詹寧斯評論說,其他團體應該從亞裔美國學生那里吸取教訓,他們“更努力、做得更好、取得成功”。
14 亞裔美國人在SAT數學部分表現良好,但在閱讀和寫作方面表現不佳
亞裔美國人通常在 SAT 考試中表現良好,在數學部分,亞裔美國人比普通白人學生多 42 分。然而,閱讀和寫作部分就不是這樣了,亞裔學生寫作低7分,閱讀低17分。這可能是由于最近移民家庭的語言差異所致。
15 東南亞學生有時被誤診為學習障礙
新移民的東南亞學生往往英語水平有限,因此,有些人被誤診為“學習障礙”,被安置在特殊教育中。亞裔和太平洋島民學生接受特殊教育和相關服務的可能性是所有其他種族和族裔群體總和的 1.24 倍。
16 通常,亞洲學生沒有為大學水平的課程做好準備
亞裔學生總體上可能表現不錯,但通常情況下,他們根本沒有準備好上大學。尤其是在加州,學生們真的很掙扎。教育信托基金會發表了一項名為“被忽視和服務不足:揭穿加州學校中的亞洲“模范少數族裔”神話的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大約十分之七的亞洲學生和十分之九的太平洋島民學生在高中畢業時沒有為大學水平的課程做好準備。此外,只有不到 10% 的菲律賓人、柬埔寨人、老撾人和薩摩亞人準備上大學數學。
17 亞裔美國人的人均收入更高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08 年,亞裔美國人的人均收入總體上高于所有其他群體。亞裔美國人的人均收入為 30,292 美元,而白人的人均收入為 28,502 美元,黑人的人均收入為 18,406 美元。這可能是因為亞裔美國人在管理職位上的代表性很強。
18 西方媽媽對教育的看法與中國移民媽媽有很大不同
在談到教育觀點時,中國人和西方人之間肯定存在可量化的差異,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什么亞裔美國人在學校表現得如此出色。在一項研究中,大多數西方母親 (70%) 認為“強調學業成功對孩子不利”,“父母需要培養學習是有趣的觀念”。中國媽媽的感受完全不同,0%的中國媽媽對這些說法做出了積極回應。相反,他們相信他們的孩子應該是最好的學生,并且“學業成就反映了成功的養育方式”。
19 中國孩子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多于運動
與西方父母相比,中國父母每天在教學和推動孩子參與學術活動上的花費大約是其 10 倍。有了這些額外的時間,西方孩子似乎把時間花在了運動上而不是學習上。
20 亞裔美國學生在貧困學校取得成就
總體而言,亞裔學生表現良好,不辜負“模范少數族裔”的地位。有趣的是,30% 的亞裔和太平洋島民學生就讀于貧困學校,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表現出色,而且在長期資金不足且缺乏其他學校可能提供的資源的學校表現出色.
更多相關信息,請查看“留學資訊”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