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在线/国产美女久久/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业余 性别 自由 偷拍

北京體育大學心理學院及專業介紹

2019/9/19 14:57:55

心理學院起源于北京體育學院“體育理論教研室”,于1958年設《運動心理學》本科課程。2017年,學校為進一步加強學科及專業建設,提升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適應體育、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回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正式成立了心理學院,隸屬于體育與健康學部。

學院擁有專任教師2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7人、講師3人;在校本科生280人,研究生(碩士、博士生)77人;運動心理學專用實驗室450平方米。

著名教授張力為曾是乒乓球國手,擁有雙博士學位,現任亞洲及南太平洋地區運動心理學會主席,是我國最著名的運動心理學家之一。

學院1982年開始招收運動心理學方向的碩士研究生,1984年首次培養心理學本科生,1992年開始招收運動心理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03年建立了應用心理學專業(運動心理)本科專業。2008年,運動心理學學科獲批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01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獲得心理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兼具生物性和社會性,決定了心理學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性質,心理學專業具有文理融合的特點。因此,我院希望招收文理科特長均衡,外語基礎較好,熱愛體育并具有科研精神和學術情懷的優秀學生。


國際化的人才培養

心理學院高度重視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質量。張力為、毛志雄教授主編的《運動心理學》(2007)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張力為教授被授予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09)和北京市優秀教師(2009)稱號;王英春副教授獲霍英東青年教師獎(2015);運動心理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009)和“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010)。學院加強人才培養國際化,與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文學院和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理學院等國際知名院校建立聯合培養合作關系,每年選派優秀學生,由學校資助,赴海外訪學一年。同時,學院正探索建立本碩連讀、碩博連讀的多元化培養方式。

明確的科研方向

心理學院的科研工作主要在三個方向展開:一,體育與運動心理學方向,探索影響競技運動表現的心理因素,如運動員的自我控制、心理疲勞、重大比賽的心理調控等;近五年,張力為教授帶領的奧運科技攻關服務團隊為中國代表團所獲的116枚奧運及殘奧獎牌(43金)做出了實質性貢獻,多次受到國家體育總局表彰。二,健康心理學方向,探討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機制,同時探索身體活動的心理機制及促進手段,為提升國民健康做出了積極貢獻。三,認知心理學,該方向探討競技情境中信息加工過程的特點,為理解應激情境的認知過程及應激訓練提供依據,此方向獲得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多篇論文被SCI及SSCI收錄。

高水平的學術活動

心理學院是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專業委員的掛靠單位,已成功舉辦了“第十三屆世界運動心理學大會(2013)”和三屆“中國奧運會—殘奧會心理訓練工作論壇(2008,2012和2016)”等重要學術活動,為推進我國運動心理學的理論發展,及其與競技體育,大眾健身實踐的緊密結合,擴大本校及中國運動心理學的學術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良好的升學前景

高達48%的畢業生畢業后選擇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他們中,有的被國內原“985工程院校”或“雙一流大學”錄取,如: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有的被“雙一流學科院校”錄取,如: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華中師范大學;有的留在本校繼續攻讀運動心理學碩士研究生。

還有畢業生選擇出國(境)留學深造,他們分別前往美國丹佛大學、霍夫斯特拉大學、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紐約大學、喬治城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愛丁堡大學、巴斯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南安普頓大學、諾丁漢大學、謝菲爾德大學、約克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悉尼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韓國延世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香港教育大學、澳門大學等。

學院本科專業介紹

Applied Psychology
應用心理學專業介紹(四年制,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扎實的心理學專業基礎和研究能力,掌握一定的運動科學知識與技能,至少深入了解一項體育運動,具有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能在競技運動、大眾健身,以及教育、健康服務、市場與公關、勞動關系等領域勝任科研創新、實踐應用,或自主創業的復合型精英人才。

培養規格:掌握心理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一定的運動科學知識和技能;掌握心理學實驗、測量、數據處理和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心理學和運動心理學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深入了解一項體育運動;具有學術論文閱讀,寫作及交流的能力;掌握一門外語,初步具備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以及國際化視野。

主要課程:心理學導論、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心理測量、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心理學史、運動與鍛煉心理學。

就業方向:在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學校、運動隊、職業運動或健身俱樂部,或其他體育及非體育產業從事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市場研發與攻關、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與科研等心理學相關工作;或者繼續攻讀國內外大學或科研院所的研究生。

更多內容,請查看 北京體育大學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