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現代烹飪、營養、餐飲管理的基本知識,具有較強烹飪技術,能從事烹飪操作、營養分析與營養配餐,以及餐飲業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烹飪學概論、烹飪原料知識、烹飪原料加工技術、食品雕刻、烹飪工藝、面點工藝、冷菜工藝、西餐工藝、宴席設計、烹飪營養與衛生、藥膳學概論、食療概論與養生、餐飲市場營銷、餐飲管理、中西餐烹飪技術實訓、創新菜研發、烹飪技術與飯店餐飲管理綜合實習等。
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烹飪工藝學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了解中國烹調的基本原則和特點,掌握廚房崗位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及標準;掌握水臺、案臺、荷臺、爐臺、涼菜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
2.食品營養與衛生學
該課程在介紹烹飪營養學有關知識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中餐烹飪中常見原料的營養成分,以及在烹飪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如何最大限度保存原料原有營養成份的有關知識。烹飪營養學的研究范圍包括:各類烹飪原料的營養價值;烹飪加工方法造成原料營養素的變化及規律;烹飪工藝對食物營養價值的影響;合理烹飪;合理膳食與健康;烹飪工作方法等。烹飪以養生為目的,故在烹飪工作中,講究衛生,便是做好烹飪工作的前提條件,該課程從衛生學的角度,詳細論述烹飪工作每個過程和方法的衛生要求和做法,是每個烹飪工作人員必修的課程。本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食品衛生基礎知識;烹飪衛生;飲食業的衛生管理。
3.面點工藝
本課程主要介紹了中國各地方面點制作的各種技法,以及各種常見中式面點的制作過程。介紹一定數量的水餃、拉面等面點代表品種的原料性能、制作原理、基本流程及生產操作技術。
4.中國名菜
中國素有烹飪王國之稱,烹飪文化源遠流長,該課程詳細介紹了中國八大菜系的產生、演變、發展及其特色,在此基礎上,還有針對性地介紹了各個菜系有代表性的多款名菜。
5.食雕與冷菜工藝
本課程系統介紹食品雕刻與菜肴裝飾的工具、刀法、造型、構思、原料選擇、作品保存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介紹冷餐盤飾藝術,再通過老師演示和學生實際動手操作,使學生了解食品雕刻在飲食文化的作用和意義,掌握食品雕刻和菜肴裝飾基本技能,并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展臺設計和菜肴美飾,熟練的掌握各種雕刻方法并雕繪出各種人物、動物的逼真造型并能制作各式飲食冷拼盤。
6.烹飪基本技能訓練
本課程系統訓練烹飪工作的各個環節和菜肴制作的烹調工藝程序,要求熟悉各種原料的初加工、切配方法與形成規格,掌握常見調味品的性能及各種味型的調制方法,掌握常用烹調方法、操作要點及適用范圍。本課程后半部分為實踐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烹飪初加工、刀工、勺工、火候、上漿、掛糊、調味、烹調方法等烹飪單元操作技術,掌握初步的冷菜制作技術,具有一定動手能力,使學生對烹飪工作有一個整體的初步認識,為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
職業目標與就業選擇:
1.職業:廚師、營養師、餐飲部門管理人員等。
2.工作崗位:本專業畢業生主要面向旅游飯店餐飲部、營養分析與營養配餐崗位、社會中高檔餐館業的烹飪技術崗位和餐飲服務管理崗位工作。
中式烹調技能等級證書(勞動和社會保證部)
中西式面點師技能等級證書(勞動和社會保證部)
西式烹調師(勞動和社會保證部)
公共營養師職業資格證書(勞動和社會保證部)
營養配菜員職業資格證(勞動和社會保證部)
會計專業
培養目標:
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理論知識和會計實務電算化操作技能,能夠對各項經濟業務進行完整的賬務處理;
熟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財政政策,具備良好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
具有在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出納業務、生產統計與倉儲管理、財務行政管理、財務及稅收咨詢等能力;
培養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會計信息化領域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主干課程:經濟學基礎、會計基礎、經濟法、稅法、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企業審計、會計電算化、會計制度設計、手工會計分崗綜合模擬實訓、電算會計綜合實訓等。
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基礎會計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著重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業務和方法,熟悉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賬戶和借貸記賬法、會計核算、會計報表及組織活動范圍內問題的解決程序和有關規定,具備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工業與商業會記賬。
2.財務管理
本課程主要介紹的是以資金運動為對象,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綜合性管理活動。它通過對企業各項資金的籌集、使用、收入和分配進行預測、決策、分析、控制、核算與考核,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果,促使企業盡可能占用較少的資金,取得大的生產經營成果。
3.經濟法概論
本課程主要是講授經濟法的基礎知識和有關經濟法規。使學生理解經濟管理、經濟協作和經濟法律責任等方面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掌握企業法、商標法、廣告法、合同法、稅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了解經濟司法、仲裁、訴訟的一般程序,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
4.中級財務會計
本課是本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主要介紹會計目標與分類,企業財務會計規范,貨幣資金運行,應付款項、存貨、投資、固定資產與流動負債,無形與遞延資產,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核算,會計報表及分析等知識。
5.成本會計
本課程主要介紹產品成本核算理論體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與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生產費用匯集與分配,簡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產品、聯產品、副產品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理論體系,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反饋控制等方面知識。
6.會計模擬實訓
本課程主要介紹會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憑證的審核,明細賬、總賬的設置與登記,出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銀行結算業務,現金出納日常核算業務,會計崗位模擬實訓,企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會計核算軟件應用等方面知識。
7.納稅會計
本課程主要介紹稅法的一般概念及形式特征,現行稅法體系,增值、消費、營業、關稅、企業所得、個人所得、資源、土地增值、城建、房產、車船使用等稅法,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印花、契稅法,熟悉稅收程序、處罰、稅收爭訟法等方面的知識。
8.會計電算化
本課程主要介紹會計電算化的工作環境,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知識,賬務處理系統,會計報表處理系統,會計報表格式設計,會計報表的生成與輸出,其他核算系統,應收/應付系統,工資核算系統,固定資產核算系統,會計軟件的特性及操作方法,應用軟件做賬等內容。
職業目標與就業選擇:
1.工作崗位:會計員、出納員、統計員、財務咨詢員、倉庫管理員、銀行柜員、企業行政管理員等。
2.職業:會計、出納、統計。
3.就業范圍:國家企、事業單位;集體、民營公司、金融行業;銀行等。
4.職業資格證書與發證機關: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財政部)
助理會計師(財政部)
理財規劃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ERP電算化工程師認證(信息產業部)
銀行從業資格(中國銀行協會)
證券從業資格(中國證監會)
市場營銷師(三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
1.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2.了解當代國際貿易的發展現狀以及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
3.熟悉我國對外經濟貿易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國際經濟與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具備制單、核銷、退稅、報檢、報關、國際貨代、外銷等技能;
4.能從事進出口商品的貨源組織、銷售、報檢、報關、單證制作、退稅等工作,成為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崗位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外貿英語、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地理、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市場營銷、外貿會計、電子商務概論、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法規、國際貿易規則與慣例等。
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國際商法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國際商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著重掌握合同法和國際貨物買賣法的基礎知識,熟悉國際商事活動范圍內的問題的解決程序和有關法規,具備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參與國際商事活動,分析國際商事糾紛。
2.報關實務
這門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一門專業課程。本課程從報關單位、報關員角度出發,結合海關業務的發展趨勢,介紹報關單位和報關員在辦理進出口貨物報關前應做哪些準備工作,進出口貨物需要受到哪些管制,報關單位及有關單證如何填制,各種貿易方式和特殊進出口貨物分別如何報關,關稅及其他稅費如何計算,無紙貿易與報關自動化及各國口岸通關實務等方面的知識。
3.外貿函電
本課程將提高英語寫作技能與增加國際貿易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按照外貿業務環節進程,系統地講述了各類英文函電的要求和寫法,主要包括商業信函的撰寫格式、建立業務關系、詢盤及回復、報價及報盤、還盤、成交、付款方式、包裝及運輸、保險、申訴和索賠等方面的內容。
4.國際貿易實務
本課程是一門研究國與國之間貨物買賣的有關理論和實際業務的課程,也是高職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初步掌握在我國對外貿易的方針指導下,進行國際貨物買賣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會在進出口貿易活動中,既能結合我國實際,切實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和企業的經營意圖,又能符合法律規范和國際貿易慣例。國際貨物買賣是通過磋商、訂立、履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進行的,訂立和履行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對當事人雙方的權益利害關系影響重大。《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主要內容就是買賣雙方當事人買賣特定貨物所涉及的權利義務的具體規定,其表現形式就是合同條款,即交易條件的具體化,其中包括成交商品的品名和質量、數量、包裝、價格、交付貨物的時間和地點、運輸方式、保險、價款的支付、檢驗、索賠、不可抗力、仲裁等。
5.國際商務談判
本課程主要包括國際商務談判概述、國際商務談判基本原則、國際商務談判的基本過程和世界各國談判的風格特點等內容。使學生了解國際商務談判的基本知識,掌握國際商務談判的基本策略和技巧。
6.報檢實務
本課程從實用性出發主要介紹當今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的前沿問題和最新發展,系統地闡述報檢員職業資格與行為規范、報檢員應掌握的國際貿易知識、出入境檢驗檢疫與報檢的一般規定、出入境貨物的報檢、出入境檢驗檢疫的簽證與放行、出入境檢驗檢疫的計收費、出入境運輸工具檢疫報檢、電子報檢和國際貿易商品目錄分類等內容。
7.外貿單證實務
本課程要求學生理解國際貿易術語與報價、商品品質和數量、運輸與保險、貨款結算等基本實務知識;掌握進出口業務和國際結算知識和單證制作方法;熟悉英文信用證內容,提高閱讀英文信用證和國際結算術語能力;按英文信用證要求和條款規定,學會商業發票匯票、裝箱單、提單、保單、原產地證,受益人證明,裝船通知等進行制作處理的過程。課程既涵蓋“國際貿易實務”和其他相關課程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又要求能運用這些知識,按英文信用證要求的條款規定,正確制作國際貿易運輸和結匯單證,以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職業目標與就業選擇
1.工作崗位:主要面向各外貿公司、國際物流公司、三資企業、跨國企業、涉外金融機構、從事外銷員、跟單員、單證員、運輸代理、商務秘書等工作;
2.職業:第三產業;
3.就業范圍:外貿企業、外商駐昆明辦事機構、合資企業、外資企業、涉外旅游社、涉外賓館飯店等大型商場、超市等崗位的商務秘書、翻譯、銷售代表等工作。
4.職業資格證書與發證機關
報檢員資格證書(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報關員資格證書(國家海關總署)
外銷從業資格證書(國家對外貿易及合作會、國家人事部)
國際貨運代理員證書(商務部)
國際商務單證員(商務部)
工商企業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能適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有管理、經濟、法律等基本理論,熟練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備對企業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與處理的能力,能從事企業生產管理、人事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等工作的德才兼備的工商管理學科的中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經濟學基礎、經濟數學、管理學基礎、會計學基礎、統計學基礎、管理學原理、生產與運作管理、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學、電子商務、商務英語等。
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經濟法
基本內容和要求:通過本課程的教學,能使學生掌握一些經濟法的基礎知識;熟悉一些常有的重要經濟法律、法規的基礎內容;增強法制觀念并初步運用自己所學過的法律知識觀察、分析、處理有關實際問題的能力。
2、經濟學基礎
基本內容和要求: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掌握西方經濟學所運用的基本分析方法,以作為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
3、市場調查與預測
基本內容和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運用市場調查與預測的理論和方法與企業的營銷管理實踐緊密結合,準確地預測和把握市場。
4、市場營銷實務
基本內容和要求:是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的專業人才服務的。主要研究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性,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之上的應用科學,具有綜合性、邊緣性的特點,屬于管理學范疇課程的核心內容。
5、管理學基礎
基本內容和要求:是本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課,旨在使學生比較系統地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熟練運用管理學知識指導實際管理工作,同時為其他管理類課程打下理論基礎。
6、國際貿易實務
基本內容與要求:要求學生掌握國際貿易的實務知識,在進出口業務活動中,能正確貫徹我國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經營意圖,確保最佳經濟效益,并且能按國際規范辦事。
7、人力資源管理
基本內容與要求: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學會用人力資源理論分析和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方法,樹立合理利用人力資源的觀念。
8、技術經濟學
基本內容與要求:本課程研究技術領域經濟問題和經濟規律,研究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具體地說,技術經濟學就是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國家的政治、經濟、技術、資源和國防等具體條件來分析計算和論證各種技術政策、技術措施和技術方案及其經濟效益,并在多方案比較中選擇最優方案的一門應用科學。
9、商務禮儀、商務談判與推銷技巧
基本內容與要求:本課程專門講解商務活動中需要注意的禮儀規范。需要提升對自我在恰當的行為、態度和裝扮等方面的認知,特別是在跨文化工作環境下工作的員工,更需要了解在工作場所如何地舉止得體,如何著裝能讓自己表現得專業。通過學習這門全新的人文應用科學——商務禮儀,能夠讓學生認識到商務禮儀在企業文化和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直接提高學生的素質修養。通過學習商務談判概述、商務談判的組織與管理、商務談判策略、商務談判的思維與溝通、國際商務談判、商務談判禮儀、推銷與推銷人員、推銷心理與推銷模式、顧客開發、推銷接近與洽談、顧客異議處理與成交、推銷管理,使學生掌握商務談判與推銷活動的原理、方法、策略和技巧。
職業目標與就業選擇
1.工作崗位:
畢業生主要從事各類企業單位工商企業基層管理、職業經理人、項目管理、市場營銷、行政管理、文員等崗位。
2.職業:
畢業生可從事:商業企業的部門經理助理、企業策劃師、部門的主管、商務策劃專員、人力資源管理部經理助理、辦公室主任助理、人力資源培訓師、等企業管理類相關的職業。
3.就業范圍:
本專業學生的就業范圍主要涉及私營企業、港澳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管理相關類工作。
4.職業資格證書與發證機關:
信用管理師(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職業經理人(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人力資源管理師(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旅游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結合職業資格認證推廣,通過與旅游企業全面深度合作,主要培養具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擁有扎實旅游管理專業基礎知識,愛崗敬業,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和較強的市場意識,能較熟練掌握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創業能力,具有管理潛質和自我發展能力,能在省內外旅游企事業單位從事旅游一線服務和管理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干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飯店管理原理、旅游資源與開發等。
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旅游服務禮儀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導游服務程序、導游服務技能,導游服務過程中事故的預防及處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全面、系統認識和掌握導游業務的相關知識、導游服務程序、導游服務技能,系統掌握導游服務過程中事故的預防及處理。
2.旅游公共關系實務
本課程主要學習和掌握組織與公眾溝通的過程、手段、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公共關系意識,完善自身的公共關系素質,提高實際的公共關系能力。了解和理解公共關系的基本問題;公共關系在組織管理中的職能。學習和理解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旅游心理實務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旅游者心理、旅游管理心理、旅游服務心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同學們掌握旅游者的旅游動機,旅游者的知覺、學習、態度,旅游者的人格和人格特征,旅游食宿、交通、審美、購物心理,旅游服務心理,旅游投訴與法律保護心理,旅游風險心理。能用心理學的知識解決碰到的問題難題,有管理能力、應變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4.導游實務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導游服務程序、導游服務技能,導游服務過程中事故的預防及處理。通過學習使學生全面、系統認識和掌握導游業務的相關知識、導游服務程序、導游服務技能,系統掌握導游服務過程中事故的預防及處理。
5.飯店管理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飯店產業的特點、飯店的類型及分類、集團化飯店的現狀及發展態勢、飯店管理的內容、飯店的組織結構與管理體制、飯店服務質量的測定與控制、飯店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飯店經營績效的分析與評價等,主要講授飯店產業的特點、飯店的類型及分類、集團化飯店的現狀及發展態勢、現代飯店的經營理念與實踐、飯店經營戰略的選擇與實施、飯店的組織結構與管理體制、飯店市場營銷的策劃與實施、飯店服務質量的測定與控制、飯店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飯店經營績效的分析與評價等。
6.旅游市場營銷實務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旅游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的選擇、旅游市場營銷戰略等,主要講授旅游市場營銷觀念、旅游市場營銷環境分析、旅游市場調查與預測、旅游市場細分與目標市場的選擇、旅游市場營銷戰略(4ps)、旅游市場營銷計劃、組織與控制。
7.餐飲服務與管理
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餐廳服務技能、餐廳服務,宴會服務。主要講授餐飲服務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及餐飲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餐飲管理目標和餐飲業的發展趨勢、餐廳服務技能、餐廳服務,宴會服務等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的服務能力;菜單設計、原料管理、廚房管理、餐廳管理、餐飲營銷、餐飲成本與費用管理等教學內容旨在培養學生勝任飯店餐飲服務與餐飲部基層管理工作,適應行業發展與職業變化的基本能力。
職業目標與就業選擇
1.工作崗位:
面向酒店、旅行社、飯店、旅游景區等餐飲服務業與旅游企業等。
2.職業:
酒店各崗位基層服務員、領班、主管,旅行社的導游、銷售、計調、質檢、領隊,旅游景區的票務、講解、巡檢、接待、文書和管理等
3.就業范圍:
能從事餐飲、旅游、酒店等行業的服務、銷售、基層管理等工作。
4.職業資格證書與發證機關:
公共關系師(全國職業資格認證中心)
辦公自動化(教育部SIC崗位認證)
導游資格證(各省旅游行政部門頒發)
助理營銷師、人力資源師資格證、飯店管理師資格證、茶藝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財務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財務管理專業基礎知識扎實,業務技能熟練,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專門應用性人才。要求學生掌握比較系統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高的專業實踐技能,核心是形成綜合職業能力、全面提升職業素質,培養和引導學生從事知識技能應用工作和初、中級管理工作。
主干課程: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稅收籌劃、成本管理會計、出納實務、金融市場、項目投資預算方法與技術、會計綜合模擬、計算技術及點鈔實訓、財務報表編制與分析實訓、證券投資實務、會計電算化實訓、會計實務案例分析等。
專業主干課程簡介
1.基礎會計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著重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業務和方法,熟悉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賬戶和借貸記賬法、會計核算、會計報表及組織活動范圍內問題的解決程序和有關規定,具備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工業與商業會記賬。
2.財務管理
本課程主要介紹的是以資金運動為對象,利用價值形式對企業各種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的綜合性管理活動。它通過對企業各項資金的籌集、使用、收入和分配進行預測、決策、分析、控制、核算與考核,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提高資金使用效果,促使企業盡可能占用較少的資金,取得大的生產經營成.
3.成本會計
本課程主要介紹產品成本核算理論體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與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徑,生產費用匯集與分配,簡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產品、聯產品、副產品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理論體系,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事后反饋控制等方面知識。
4.會計模擬實訓
本課程主要介紹會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的填制,會計憑證的審核,明細賬、總賬的設置與登記,出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銀行結算業務,現金出納日常核算業務,會計崗位模擬實訓,企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會計核算軟件應用等方面知識。
5.納稅會計
本課程主要介紹稅法的一般概念及形式特征,現行稅法體系,增值、消費、營業、關稅、企業所得、個人所得、資源、土地增值、城建、房產、車船使用等稅法,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印花、契稅法,熟悉稅收程序、處罰、稅收爭訟法等方面的知識。
6.會計電算化
本課程主要介紹會計電算化的工作環境,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知識,賬務處理系統,會計報表處理系統,會計報表格式設計,會計報表的生成與輸出,其他核算系統,應收/應付系統,工資核算系統,固定資產核算系統,會計軟件的特性及操作方法,應用軟件做賬等內容。
職業目標與就業選擇
1.工作崗位:會計員、出納員、統計員、財務咨詢員、倉庫管理員、銀行柜員、企業行政管理員等。
2.職業:會計、出納、統計。
3.就業范圍:國家企、事業單位;集體、民營公司、金融行業;銀行等。
4.職業資格證書與發證機關: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財政部)
助理會計師(財政部)
理財規劃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ERP電算化工程師認證(信息產業部)
銀行從業資格(中國銀行協會)
證券從業資格(中國證監會)
市場營銷師(三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
更多內容,請查看 云南經貿外事職業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