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廣告設計與制作
代碼:650103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在廣告設計與創意、包裝工藝與設計、展示設計、工業設計等工作領域,從事廣告設計與制作、圖形圖像編輯處理、產品造型和外觀設計、廣告設計管理、創意和制作及其相關工作的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創辦于2002年,以工學結合項目教學為載體,借鑒澳大利亞、德國、新加坡等先進職業教育理念,使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與專業標準,構筑情景化教學和體驗式教學的平臺,以人為本,讓學生循序漸進,學以致用,并采用真實項目教學,使學校教學與企業工作零距離。
教學團隊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5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黃作林(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額公派留學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2011年為加拿大約克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現為重慶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國際美術教育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留俄美術家同學會會長,重慶市高等學校教師藝術學科高級職務評審評委,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范永富(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重慶市委《當代黨員》雜志社美術編輯。先后主持重慶市教委教改課題、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教育部課題,發表專業學術論文10余篇,作品參加全國及重慶市專業展覽,并收錄于《當代美術家》、《素描》、《重慶日報》等期刊雜志中,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及市級大賽并多次獲得大獎。
潘海生,曾任上海中國廣告雜志社責任美編及廣告部負責人、奧美公司任國際平面設計部創意總監、深圳市博愛集團廣告公司設計部主管。首都企業形象研究會會員,視覺藝術協會首都藝術中心簽約畫家。主研廣告藝術設計和文化創意與視覺產業研究
張磊,重慶市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主編參編教材6部,發表專業論文10余篇,作品《人間仙居》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重慶賽區一等獎。指導學生參加2014年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參賽作品“十年有我”獲得金獎;并被評為金牌指導教師。
未來發展
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重慶各類廣告公司、平面設計制作企業等。并有部分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有15%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名稱: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代碼:650104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平面圖形圖像制作、網頁界面設計、三維造型、VR虛擬現實等領域,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熟悉圖形圖像的制作環境,具有較強的圖形、圖像處理能力,從事廣告設計與制作、圖形圖像編輯處理、視頻編輯與合成特效、網頁設計、網絡動畫制作與發布、VR虛擬場景與三維特效制作、VR虛擬現實交互設計等工作的發展型、復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原名圖形圖像制作,創辦于2002年,該專業以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人才需求為導向,在靜態圖形圖像處理和動態的網絡圖像制作方面緊密把握該領域的發展動向,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行工學結合模塊化教學,將課程設置與職業崗位需求相結合,課程設計和職業技能考核相結合,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實現學校教學與就業的零距離。
教學團隊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2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何意富 (高級工藝美術師,教授),擅長版畫、水彩畫和美術設計。1993年獲“高級工藝美術師”稱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包裝技術協會會員、中國工業設計學會會員、重慶市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市印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重慶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先后9次入選七、八屆全國美展,21次獲省級以上金銀銅獎,出版有多部專著。
黃文(教授),主持省部級課題5項,參研課題10余項,參研課題《大學審美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獲“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教材8部。藝術設計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大賽并參展獲獎,并在《中國美術教育》等雜志上發表作品10余幅。
李文(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油畫、平面設計。主持市級精品視頻課《色彩的應用與搭配》,發表《城市雕塑的審美問題》、《中國現代美術體制與寫實意識的萌芽》等全國中文核心論文多篇,并有多幅油畫作品與設計作品參加全國及省市專業展覽。
陶柯,現任傳媒藝術學院視覺傳達系副主任,主要從事城市文化空間設計、導視系統設計,指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廣告大賽中多次取得國家級獎項。先后主持重慶兩江新區導視系統設計制作、重慶九龍半島導視系統設計、重慶人民大禮堂、重慶公交樞紐廣告規劃設計等。
未來發展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重慶各類文化傳播公司、大型網站、高新IT三維數字類企業、3D或VR游戲公司、科技公司各類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美術編輯、網頁美工、網頁動畫制作、UI設計、三維建模、虛擬場景設計與制作、虛擬現實交互設計等工作。并有部分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有13%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名稱:環境藝術設計
代碼:650111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借鑒并吸取澳大利亞TAFE職教經驗與德國“雙元制”職教的教育理念,采用“專業+個性化”培養模式;培養人格健全、專業技能精湛,從事環境景觀設計、展示及商業空間設計、室內外裝潢裝飾設計的高素質復合與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創辦于2005年,教師都是雙師型教師,具有行業從業或鍛煉的經歷,實戰經驗豐富。以“實戰化項目教學”為主導,以學生評價過程化、作品化為依托,以定期進行學生作業作品與畢業設計作品展為輔助手段,從而保證了學生學習的極積性與主動性。
教學團隊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8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龍國躍,四川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9年獲“中國有成就的知深室內建筑師”榮譽稱號,高級室內建筑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成員、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設計委委員、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設計委委員、重慶市政委專家組專家、重慶市規劃委員會專家等
左小強,環境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清聯設計機構重慶清聯文創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創意設計總監。完成重慶ENZO攝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部設計、ENZO商業攝影基地設計、重慶市渝北檢察院辦公大樓文化包裝設計、重慶市特檢、執法總隊辦公大樓文化包裝設計、品翰酒店設計、OB COFFEE設計等設計項目十余項。
黃武, 創立四川睿深工業產品設計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從事軟裝高級定制及藝術衍生品、家居用品的開發。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師,2010中國設計博覽會2009-2010年度杰出設計師,四川省設計師聯合會會員,四川省工業設計協會會員,四川省輕工業設計聯合會理事。
趙富強,格外裝飾設計創始人,香港漢盛室內設計創始人,帶領團隊一直堅持在室內設計行業的前沿,主要作品有弗萊德設計酒店,廣州君豪酒店,峨眉豪生度假酒店,七里坪禪茶酒店等數十個室內設計作品。
劉佳,著名雕塑藝術家,重慶雕塑家協會理事,作品被上海美術館,中國國家博物館,深圳美術館,重慶美術館,法國圖盧茲阿巴圖瓦現代藝術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等機構收藏。
艾清,青田設計事務所創始人、設計總監,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所長助理。2007年起主導設計各類空間環藝作品百余項,多次榮獲國內外空間設計大獎。代表作品:中建三局東北局辦公樓、國際原子能培訓中心、天津移動總部等。
未來發展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就業率為90%以上,主要進入室內裝飾設計有限公司、城市城鎮建設規劃部門、環境景觀與園林設計公司、展示設計公司等企事業單位等。另外,約10%的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在就業一年左右的時間,約有約20%的學生,大膽地自主創業。
名稱:影視動畫
代碼:660209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影視動畫專業將動畫類崗位分解為角色設定、材質燈光、角色動畫、動畫合成能力,培養具有較高藝術創意與設計理論素養,掌握動畫設計基本理論,具備影視動畫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能熟練運用影視動畫設計軟件,從事三維動畫創意設計、影視特效、游戲美工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影視動畫專業創辦于2007年,本專業依托行業企業開發能力標準,面向職業崗位設置模塊課程,立足真實任務組織工學交替,基于工作過程實施職場鑒定,主要圍繞三維動畫設計和影視特效開展專業教學。
教學團隊
影視動畫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3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張藝川,專注于動畫項目開發與實踐教學。重慶市唯一獲“改革開放十大動畫導演”稱號的重慶籍導演,其導演的作品《綠娃娃之藍葉草》于2009被中國廣電部評為年度優秀動畫片,以及最佳動畫片,奇易門動畫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總監;
潘鵬宇(客座教授),北京大學EMBA,國家文化部動漫產業高級研修班,重慶文化產業高級研修班結業。重慶行為科學文化學會會長,動漫、文化創意類學科帶頭人,綠色健康第一卡通品牌--綠娃娃的締造者,奇易門文化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一技之長網CEO;
周磊,上海TrinitiGame創始人兼美術總監,2009年至今專注于手機平臺游戲開發,先后開發各類游戲200多個,代表作有:Game box,isniper,callof mini:zombies系列,Mini Warriors,小小軍團等。
未來發展
影視動畫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專業影視動畫公司從事動畫角色建模、動畫場景建模、貼圖繪制、動畫設計、動畫合成崗位;服務于建立在游戲、建筑行業的動畫專門人才,從事游戲動畫、游戲建模、游戲貼圖、建筑動畫崗位;各級電視臺、影視制作特技公司、音像制作機構、電視教學節目制作單位及其它影視創作部門從事影視節目包裝、影視特效、影視廣告崗位。另外,約18%的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16%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名稱:動漫設計
代碼:650120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動漫設計專業將動漫類崗位分解為角色設定、動畫繪制、上色、動畫合成能力。培養具有良好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具有大專層次文化科學知識和動漫設計和制作實際工作能力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動漫設計專業創辦于2005年,本專業依托行業企業開發能力標準,面向職業崗位設置模塊課程,立足真實任務組織工學交替,基于工作過程實施職場鑒定,主要圍繞二維動畫設計和美術設計開展專業教學。
教學團隊
動漫設計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2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謝永(副教授),動漫藝術系主任,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學習,即將赴加拿大渥太華大學訪學一年,先后擔任中國動畫學會會員,中國圖形圖像學會會員,獲行業學會優秀學科帶頭人稱號、大廣賽、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指導學生參加各級比賽獲獎30余項,現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在研,并在國外重要影響力發表SCI一區文章。
樂祥海(客座教授),筆名大樂,博士。現為北京畫院研究員、藝術部主任、傳統中國繪畫研究中心秘書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戲曲人物研究會畫師,全國青聯委員。1990年開始漫畫創作,1999年起師從李世南先生。曾主編《東方藝術》、《中國畫收藏導報》、《中國畫觀察》等雜志,在業內較有影響力。
羅堅,動漫藝術系副主任,專注于實踐教學,組建傳媒藝術學院“動畫夢工廠”學徒制工作室,同時任重慶博界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馮天勇,重慶漫想族藝術總監,先后承擔多個動漫項目的藝術指導,其代表作有:天天酷跑,大話西游,夢幻西游,全民超神,陰陽師,天下3,功夫熊貓,大航海時代等
未來發展
動漫設計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專業影視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分鏡、動畫場景、動畫中間張、動畫上色、動畫合成崗位;服務于建立在通訊、網絡行業的動畫專門人才,從事手機游戲、手機動畫、手機廣告、網絡游戲、網絡動畫、網絡廣告崗位;專業漫畫社從事分格、上色、貼網、漫畫助理崗位;服務于建立在報紙、期刊、雜志的動漫專門人才,從事插畫、漫畫繪制崗位。另外,約20%的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15%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名稱:廣播影視節目制作(現代學徒制)
代碼:660203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現代學徒制)秉承“通識教育+個性化”教育理念,采用“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培養人格健全、專業技能精湛,從事廣播影視節目制作、攝影、攝像以及影視產品運營工作的高素質廣播影視“創新+創業”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現代學徒制)原名影視廣告欄目劇實驗班,創辦于2008年,被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欄目劇委員會列為全國欄目劇人才培養示范專業,依托重慶市教學成果“項目市場化”的高職傳媒類專業教學模式,與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重視傳媒有限公司(時尚頻道)、重慶電影集團等企事業單位緊密聯系,采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與專業標準,以及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多維學習”模式;教學全程以“行業+校內”一線專家(教師)擔綱主講工作,入學等于入崗,學生也是學徒,全力保障每一個位學生(學徒)盡快融入社會工作環境。
教學團隊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4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胡建(客座教授),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尹敬齊(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機械工業出版社計算機教材編委會委員、全國職業院校(中職)技能大賽評委,主持重慶市教委教改課題兩項,發表論文十六篇,編寫教材7本,其中1本被評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本被評為“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
都永昌,編劇、導演、制片人,畢業于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現任重慶市青年影視人協會會長、重慶傳媒聯誼會副會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傳媒藝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重慶電視臺《霧都夜話》欄目編導、院線電影《黃桷樹下的孩子們》總導演;
羅俊,國家一級錄音師,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重慶璽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旭華(客座教授),電影出品人、制片人,重慶電影集團總裁助理、重慶市電影制片人協會理事長;
林君回,電影出品人、制片人,重慶豫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電影《詭醫錄》、《殺豬匠》、《黃桷樹下的孩子們》制片人。
未來發展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現代學徒制)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電視臺時尚頻道、都市頻道、重慶豫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重慶肖川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電影電視劇組等。另外,約18%的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15%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名稱:廣播影視節目制作
代碼:660203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秉承“以人為本+個性化”教育理念,采用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培養人格健全、專業技能精湛,從事廣播影視節目剪輯、音頻編輯、合成以及節目片花、片頭和宣傳片工作等工作的高素質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創新+創業”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原名影視廣告,創辦于2001年,教學設備先進,設施齊全。率先采用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與專業標準,以及將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采用互動式課堂,全景式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老師手把手地指導,通過節目現場制作、外景拍攝和上機操作,使學生即學即用,實戰性強。
教學團隊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4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尹敬齊(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機械工業出版社計算機教材編委會委員、全國職業院校(中職)技能大賽評委,主持重慶市教委教改課題兩項,發表論文十六篇,編寫教材7本,被評為“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和“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級規劃教材;
胡建(客座教授),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都永昌,編劇、導演、制片人,畢業于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現任重慶市青年影視人協會會長、重慶傳媒聯誼會副會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傳媒藝術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重慶電視臺《霧都夜話》欄目編導、院線電影《黃桷樹下的孩子們》總導演;
羅俊,國家一級錄音師,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重慶璽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
馬旭華(客座教授),電影出品人、制片人,重慶電影集團總裁助理、重慶市電影制片人協會理事長;
林君回,電影出品人、制片人,重慶豫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電影《詭醫錄》、《殺豬匠》、《黃桷樹下的孩子們》制片人。
未來發展
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重慶電視臺、重慶廣播電視集團、重慶黑馬攝影公司、重慶攝影攝像網、重慶北方影視公司等。另外,約15%的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12%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名稱:影視編導
代碼:660206
學制:3年
層次:專科
專業定位
影視編導專業秉承“以人為本+個性化”教育理念,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培養人格健全、專業技能精湛,從事影視節目策劃、編導與制作相關工作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技術技能人才。
比較優勢
影視編導專業原名編導,創辦于2007年,率先采用任務引領、項目驅動的課程體系與專業標準,以及將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校園實訓平臺,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將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變為實踐,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既讓學生掌握了電視臺的工作流程,又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溝通及組織協調能力,使學生畢業時與企業無縫對接,能夠輕松就業。
教學團隊
影視編導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由12名專業教師與行業資深人士共同組成,其中包括:
劉曉東(教授),傳媒藝術學院院長,全國廣播影視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傳媒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美育專委會副主任、教育技術專委會理事、高校攝影協會理事,主持教學成果榮獲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馬及人(客座教授),國家一級導演;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欄目劇委員會會長;中國電視方言欄目劇創始人、重慶電視臺《霧都夜話》欄目制片人、總導演;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
陳諾,導演、電影演員;重慶電視臺《霧都夜話》欄目編劇、導演;曾出演電影《火鍋英雄》,飾演七哥;
劉宇凌,重慶四月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市學校藝術教育協會影視編導與傳媒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未來發展
影視編導專業畢業生就業率為100%,主要進入重慶電視臺、重慶重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重慶飛熊影視制作有限公司、重慶凱天影視公司、重慶瓦德科技有限公司等。另外,約14%的畢業生在校期間通過“專科銜接本科”獲得本科文憑,約15%的畢業生升入其它本科院校繼續深造直至研究生畢業。
更多內容,請查看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