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乘務專業
專業課程:民航概論、客艙文化、職業美容化妝、民族服務心理學、形體、航空服務技巧、乘務英語、民航服務禮儀、安全檢查概論、證件檢查、X光檢查、危險品識別、出入境管理、民航運輸英語等。
招生對象 應屆畢業生
學制 三年
收費標準
特色課程與設備使用費:4500元/年/生
服裝費:一次性1800元
報名條件
1、身高要求:女生163—170cm,男生170—180 cm。
2、身材勻稱,五官端正,牙齒整齊,膚色好,面、頸、手部無明顯痕跡斑點,無紋身(男生無耳洞),無明顯內、外八字。
3、聽力正常,口齒清楚,無口吃、口拙等,中英文發音基本標準。
4、無色盲、色弱、斜視,任何一側裸眼視力應在4.5以上(E表)。
5、無狐臭、口吃、嗅覺失常、重聽。
6、無活動的、潛在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無創傷、損傷或手術后遺癥,無傳染性疾病及精神病史,肝功能正常。
就業承諾
入學即簽訂就業協議,依托東方領航教育集團的就業平臺,在民航系統內的相關崗位就業。就業時,除了考取上崗證的費用外,院校和集團不再收取任何費用。
就業的主要崗位:空中乘務員、空中乘務安全員、值機員、安全檢查員(客檢、貨檢)、機場和航空公司的要客服務員(VIP)、航空票證錄入員、配載員、機票銷售員。
應用韓語專業
(一)專業介紹:
應用韓語專業注重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提升專業辦學理念。教育的國際化環境,要求人才培養和國際接軌,應用韓語專業充分利用東北三省獨特的人文環境,發揮專業自身優勢,深入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探索國際合作辦專業的模式,加快專業的國際化進程。目前,應用韓語專業已經開展與韓國伽耶大學的“2+1+2”或“3+2”國際合作辦學項目,拓寬視野,理清思路,提升辦學理念,積極同韓國知名高校開展滿足學生需求的中外合作培養學生的教育教學模式。
(二)師資隊伍:
應用韓語專業擁有一支語言功底好、開拓意識強、學術水平高、職稱和學歷層次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并有從韓國留學歸來的青年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發揮著骨干作用。
(三)專業優勢與特色:
本專業重視創設有利于教學學習的語言環境,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給學生提供利用韓國語進行表演、演講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鍛煉運用韓國語的實際能力。另外,目前我院的語音教室,多媒體教師以及模擬談判教室等教學設備完備,師生們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設施教與學。中韓兩國關系日益穩定,經濟文化交流不斷加深,加之遼寧省先擁有的韓企數量已經超過1100家,直追國內韓企數量第一的城市--青島。目前韓國企業在中國投資的10%在東北,而其中一半是在沈陽。數據顯示,韓國企業的出口額已經占到沈陽外資企業出口額的一半。因此對韓語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多,特別是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長。本專業擁有一支語言功底好、開拓意識強的專業韓國語教師隊伍,教學設施一流,實習實訓基地配套設施完善,能夠充分滿足教學需求。
(四)課程設置:
公共課:
思想道德修養;毛澤東思想概論;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計算機基礎;形勢與政策講座;體育與軍事教育。
專業課:
綜合韓語;韓語語法;韓語聽力;日常韓語會話;商務韓語會話;韓語泛讀;韓語寫作;韓國概況;翻譯(中韓互譯);韓語口語。
人才培養目標及要求:
(一)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專科層次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應用韓國語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以及公共基礎課,具備比較廣泛的現代科學文化知識、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寬廣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同時培養能夠在外事、經貿、文化、新聞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工作的復合型韓國語人才。
(二)要求:本專業要求學生掌握語言學、語音以及相關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扎實的韓國語專業知識和較熟練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具有較好的韓國語表達能力和跨文化溝通能力;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第二外語的能力;了解韓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和文化狀況;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以及從事翻譯、外事、研究、教育教學、管理等業務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畢業生就業方向:
自1992年8月24號,中國與韓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以來,中韓交流日益。目前,韓國已成為對中國的第一大投資國,同時中國也是韓國的第二大貿易國,由于中韓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創造了各個領域的就業機會。韓資企業大力提倡人才本土化,需要大量懂韓語、并熟悉國內市場運做的人才。同時,中國企業投資韓國,也需要大量懂韓語、懂技術的人才。目前,韓資企業給中國當地人創造了110萬到120萬的就業機會,另外選擇到韓國留學,畢業后留在韓國工作的中國學生,普遍年薪均在12萬人民幣左右。良好的就業前景是選擇韓語專業或者留學韓國的原因所在。
旅游英語專業
外語學院是遼北地區唯一一所培養旅游英語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學校,本專業旨在培養能熟練地運用英語,熟悉旅游業務,具有廣博的文史知識和地理知識,掌握旅游景點的演變和現狀,客源國的情況和游客心理,能承擔旅游管理和國內外導游工作的素質高、能力強的旅游實用型人才。
1.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旅游專業理論知識及相關的文史、地理、心理知識;掌握旅游服務與管理技能;熟悉旅游業務。
情意目標:使學生樹立服務意識、創新意識以及敬業精神;使學生形成與旅游專業相關的各種個性品質。
能力目標:使學生能熟練地運用普通話和標準英語從事各類旅游服務和管理工作;使學生具有較強的公關協調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辦公自動化。
2. 本專業人才培養規格
⑴ 基本素質要求: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旅游事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紀守法,遵守職業道德和職業紀律,遵守外事紀律,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身體健康。
⑵ 專業技術要求: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從事與旅游相關的各項工作。具有廣博的文史知識和地理知識,通曉旅游景點的演變和現狀,了解客源國的情況和游客心理,有較強的組織應變能力。
⑶ 基本技能要求:能夠用普通話和標準英語進行國內外導游工作,可從事各類旅游服務和管理,能夠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進行中英文打字,且有良好的文字應用與表達能力和公關協調能力,能駕駛汽車。
3. 專業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旅游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旅游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產業地位、經濟作用逐步增強,旅游業對城市經濟的拉動性、社會就業的帶動力、以及對文化與環境的促進作用日益顯現。據推測,未來10年間,我國旅游業將保持年均10.4%的增長速度,其中個人旅游消費將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長,企業/政府旅游的增長速度將達到10.9%,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和第四大客源輸出國。到2010我國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例將從2002年的5.44%達到8%。因此,作為六大新興消費熱點行業之一的旅游行業,在今后幾年內將存在很大的就業機會。
4. 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及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和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的成功,我國的旅游業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場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國內旅游業以其獨特的行業優勢得到快速發展。國外游客要了解中國以及在中國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外語類人才的參與,因此,旅游外語類人才顯得十分重要,受到市場的歡迎。如英語人才和日語人才每年以1.5倍的需求量增長。旅游市場目前有三類人才最搶手:一類是熟悉掌握出境游業務的經理人才和境外旅游策劃、項目開發、組團調度、尤其是有經驗的境外導游。屬于最搶手人才。第二類是旅游賓館酒店和旅行社的管理人員以及下屬的銷售、公關、餐飲、客服、人事、財務等部門尤其是計調、會展等新部門的經理人員。屬于最急需人才。第三類是中西餐廚師、通訊技術維護、餐飲客房服務、前廳禮儀接待等技能型人才。屬于需求量最大的人才。
商務英語專業
外語學院是遼北地區唯一一所培養商務英語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的機構,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一定商務知識,能夠較好地運用英語進行外經、商務活動,并能從事各類涉外生產、經營單位業務管理工作、接待工作的實用型人才。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和一定商貿知識,能夠較好地運用英語進行外經、商貿活動,并能從事各類涉外生產、經營單位業務管理及接待工作的復合型專門人才。根據社會調研結論,為適應社會需要,本專業旨在通過基礎理論知識教學和基本技能訓練,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有社會主義覺悟,德、智、體全面發展,既有較扎實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語言綜合運用交際能力,又能熟練地應用經貿專業知識和技能,從事經貿和其他涉外企業事業的管理和實務工作的應用型、創業型人才。
本專業分三年制和五年制兩種。三年制學生開設的主要課程有:基礎英語、外貿基礎英語、實用英語語法、英語日常口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筆譯、公共關系禮儀、視聽說、商務英語寫作、談判口語、國際貿易實務、專業技能訓練、英美文學欣賞、英美概況;五年制學生前三年需要學習高中基礎課,后兩年學習上述專科課程。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是跨學科的復合型專業,在探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合理定位的基礎上,認為高職高專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模式突出為“厚基礎,寬專業,活崗位”。課程模式為“語言交際能力+商務管理與商務操作能力+行業知識技能”, 課程教學重點應突出“夯實基礎,突出應用,強化商務操作技能”的教學理念,突出高職高專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目標。
二、專業發展趨勢
(一)繼續加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商務英語不是作為一門獨立的語言而存在的, 它是英語語言屬下的一個專門用途學科, 無論商務英語如何發展, 它都不會違背英語語言的基本規律。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 他們英語基礎的功底如何, 對學好此專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較大學本科學生的英語水平相比, 起點較低, 因此, 加強學生的英語基本功, 研究英語語言教學仍是高職院校商務英語專業不容忽視的教學環節。
(二) 尋求特色發展
商務英語所強調的是語言能力與商務知識的結合, 重在培養學生在商務環境中語言應用能力及交流、溝通能力, 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應用性。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特色應是“英語+ 專業+ 商務英語”, 對于專業來說, 商務英語的范圍可大可小, 大到經濟、管理、貿易、法律、政治、社交無所不包, 小到辦公室英語等。目前, 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基本都設立了專業方向, 如國際貿易方向、國際營銷方向、涉外文秘方向、企業管理方向等, 但商務英語的學習決不是貿易、營銷、金融、管理等諸多方面專門詞匯的堆砌, 也不是使學生置身于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商務環境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區域經濟特色, 遵循商務英語專業的自身特點, 培養學生商務英語的基本技能, 突出學生在某一個方向的應用潛能。
(三)強化商務英語專業實訓
商務英語的實質是商務背景、專業知識和語言三方面的綜合運用。商務英語專業擔負著促進學生完成從基礎階段到應用階段的任務。它既不是單純地教英語, 也不是單純地傳授專業知識,而是要以實踐訓練為主, 讓學生在專業領域中用英語進行有實際意義的交流。另外, 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畢業后將接觸單證往來、行政管理、商務談判等多種商務活動, 學生將面臨多種能力的考驗, 如語言應用能力、談判策略、公關意識、應變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而這些能力是課堂上教師教不會的, 需要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去獲得。因此, 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和校內仿真實訓空間, 完善實訓體系, 確定有效的實訓方案, 從而提高商務英語專業的穩定發展, 是目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人才需求分析
隨著中國入世,眾多的外國企業將在中國尋求發展的機會,而中國的企業也迎來了走向世界的機遇,商業外貿領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成為了彼此合作的重要條件。在中國的市場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國際經濟社會之中時,國內人才市場由于大批外資公司的登陸,對商務英語的人才的需求也愈來愈大。據預測,在未來10年里,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將是最受歡迎的10類熱門的人才之一。從事對外貿易的企業的數目大量的增加,結果必將使得國際商貿人才尤其是具有扎實英語語言功底、熟練掌握語言技能和交際能力,又通曉國際經貿知識和規范的商務英語人才的大量短缺。目前就,在我國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約36萬家,而國內取得外銷員資格證書者卻不到10萬名,其中最主要的是懂得商務英語的人太少。從事外貿業務的公司一般都應有數名、甚至上百名懂得商務英語的外貿人才。可見人才需求缺口之大。
在國際國內大環境的推動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鐵嶺的對外交也越來越多。現已與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進出口貿易不斷增加,出口的商品有紡織品、服裝、皮革、水泥、農產品等20多種。鐵嶺市政府在硬件和軟件上為外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吸引利用外資,吸引外商來鐵嶺投資,目前鐵嶺的對外貿易已經迅速發展起來。
對外經濟的迅速發展,給我們帶來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
而目前,在我市的這些外貿企業專職從事外貿進出口的人員在1500人左右,一些外貿進出口業務量大的企業雖然設有進出口公司,但缺乏真正“科班”出身——外貿院校出來的人材,這和外貿經濟的蓬勃發展極其不相稱。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將嚴重影響對外經貿的快速持續發展。因此,該專業畢業生有非常廣闊的就業前景。
應用日語專業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學生成為能掌握日語理論知識及相關的商務、旅游、新聞出版等專業知識,掌握相關的服務、交際禮儀與管理技能,熟悉相關業務,樹立服務意識,創新意識以及敬業精神,形成與本專業相關的各種個性品質,能熟練地運用普通話和標準日語從事各類商務、服務和管理工作,使學生成為具有較強的公關協調能力的日語專門人才。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日語語言、文學、文化方面的基礎知識,熟練的日語語言運用能力;具有較強的日漢表達能力;基本掌握一門第二外語(英語),并通過全國英語(PETS)二級和全國日語專業四級考試。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創新能力、熟練掌握日語聽、說、讀、寫、譯5項技能的德才兼備的日語專業人才。主要課程有:綜合日語、日語聽力、日語口語、日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日語語言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和經貿日語、科技日語、商務日語和國學等。
專業發展趨勢之專業建設目標
(一)近期目標(2008年—2009年)
進一步引進教師,采購供教學使用的圖書資料、音像資料、擴充語音室設備,開展專科教學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計劃2008年上半年前完成日語本科專業的建設工作。2008年下半年,完成日語專科專業的建設工作,并開始招生,第一年20名。與此同時,組建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二)中期目標(2009年—2013年)
根據發展規劃,進一步擴大教師隊伍,適時將招生人數擴大到40名,5年內使在校生規模達到160名;建立鐵嶺市職業日語(含出國人員日語)培訓中心;選派部分教師赴兄弟院校或赴日本深造,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穩定的師資隊伍;每年引進1~2名日語教師。
(三)長期目標(2010年以后)
進一步提高本專業的教學科研質量,將本專業建設成鐵嶺市高校日語教育和職業日語(含出國人員日語)的培訓中心;開展較為廣泛的教學研究和日本及中國的文學、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比較研究,啟動本科專業的準備與建設,提高我校日語教育及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學術地位。
二、人才需求分析
全國人才需求分析:日語人才,就業寒冬里的暖流
畢業生能在日本跨國公司、日資企業及其他相關部門從事相關業務工作,在中外旅游公司、涉外星級賓館、飯店及相關管理部門從事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境內外導游、旅游翻譯等具體工作,以及擔任翻譯公司人文、商務、科技等領域的專職筆譯人員及出版社的專職日語編輯或國際會議、商務談判、涉外接待等方面的專職口譯員。在新鐵嶺大鐵嶺建設,與日本的經濟貿易往來愈加緊密。與日本的貿易將成為鐵嶺地區一個經濟增長點,因此需要大量的日語人才。
我國從1999年開始實行本科生擴招政策,而2003年的畢業生是擴招以后的第一屆畢業生。現在,就業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但日語人才本科畢業生的就業要稍好一點,而研究生市場更大,機會也更多。專科層次的應用性日語專業的畢業生更是日資企業等爭奪的對象,就業前景廣闊!據統計,日語人才在各行業的就業比例為:日資企業占50%-60%;國家機關(包括外交部、各級政府、海關、外經貿辦公室和貿易促進協會等)占20%左右;大學老師和日語導游各占10%左右。
(一)進軍日企很容易
日資企業在東南沿海城市,諸如大連、煙臺、青島、蘇州、無錫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很大,很多同學都把進入日企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開始,但是,日本公司的工作風格與國內、歐美都有差別。日本公司的老板工作講拼搏,加班加到十一二點是常有的事,也要求員工同樣勤奮,有奉獻精神,絕不可斤斤計較;日資公司喜歡把工作的目標、進程訂得細致清楚,然后一絲不茍地按部就班完成,不喜歡任何人標新立異;凡事須向上司匯報,問準方可行動。
(二)日語+IT很光明
日本的IT業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語+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將十分走俏。近幾年美國通用(GE)公司、美國戴爾集團的亞洲分部紛紛把原來在日本的業務拿到中國大陸來做,他們對既通日語又懂計算機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如果你對計算機感興趣,可以參加微軟的一些計算機認證考試,然后向IT業發起進攻;同理,如果你對法律感興趣可以參加全國司法考試,然后去競聘翻譯兼法律顧問等職;如果你對會計學感興趣,可以去考ACCA(英國注冊會計師)等會計師考試,然后去勝任翻譯兼財務總監等職。總之,你在學好日語的同時,培養好自己的興趣,并爭取有一定的造詣,這樣會使你的就業前景更加光明。
(三)其他去向也燦爛
前些年對于日語人才的需求主要來自大連以及東北其他一些對日交流比較廣泛的地區,但這些年,南方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廣州、上海(盡管上海很難進)的一些獨資企業、合資企業、商社、旅行社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較大;像煙臺、威海、青島等北方的沿海城市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較大。另外,國家部委、各省市政府機關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量有增無減。比如今年3月中旬,煙臺市政府從大連外國語學院要了本科畢業生20人,他們將被聘為煙臺的區級政府機關和街道社區的日語翻譯和經貿談判人員,盡管沒有日資企業的待遇豐厚,但是卻反映了國家對日語人才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
研究生的就業天空一片晴朗,他們的工作層次要更高,待遇要更好。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將從事專門性的學術研究,或者在大學里做專職日語教師,他們都將為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日語人才,從東到西都看好。
外語類畢業生的就業往往受到對象國發展形勢的影響,目前隨著國家發展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從事對日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盡管日語人才的去向還主要是沿海開放城市,尤其是那些開放程度比較高,發展比較快的城市,但是伴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推進,日資已向內地和西部擴展。聰明的日本人已占領了西部的許多市場。
“中國是越來越開放了,而且開放的程度也越來越高了。日本是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從經貿,文化的角度加強中日之間的交流是必然趨勢,日語作為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必將使日語人才的發展前景更加光明。”
更多內容,請查看 鐵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