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
一、基本培養規格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3、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二、專業培養目標及業務培養要求
1、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政治素質、知識和能力結構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具有化學、生物、食品工程和食品技術知識,能在食品領域掌握食品科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知國際食品質量安全體系和標準體系,從事食品科學技術管理、食品質量與安全的檢測、控制、食品生產操作、品質控制、生產工藝設計、產品開發、化驗、質驗、食品成分分析技能及企業管理知識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可考取食品檢驗工、健康管理師、公共營養師等職業資格證書。
2、專業培養要求
理論知識要求:根據專業為食品檢驗和質量管理的特點,課程主線應包括基礎化學、食品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和食品營養衛生學。化學與微生物學為檢驗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論基礎,食品營養衛生學則為食品的各種指標制定和監測提供理論基礎和依據。
專業技能要求:食品理化檢驗、食品微生物檢驗、食品感官分析、儀器分析等都配備有相應課程;專業技能的實踐環節包括有關課程的配套實驗以及學生在食品生產工業企業、食品檢測部門和質量管理部門的實習過程。通過專業技能的訓練,學生具有從事食品檢驗分析以及食品衛生質量管理方面的實際工作能力。
文化道德素質要求:
通過三年在校學習和向社會學習,在培養專業技術技能的同時,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具備敬業愛崗的良好職業道德,競爭進取的市場經濟意識以及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素質。特別從事檢驗監測所必須具備的法律意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畢業生可在食品工業企業或食品檢驗監測部門從事與食品分析檢驗有關的檢測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其具體的業務要求:在專業技能方面,具備采用化學分析、微生物檢驗、儀器檢測和感官分析等手段檢測食品的各項指標的能力,具備從事與食品企業質量管理和食品衛生監測方面有關的工作能力;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上,要求學生具備基礎化學和微生物學方面的理論知識。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從事食品生產、營養與食品安全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包括全區以及全國各級食品衛生監督部門、營養與食品安全服務部門、食品企業、餐飲業、教學單位和科研院所。面向乳品、肉制品、糧油食品等行業的產品研發、配料、生產加工和質量檢驗等及質量監督檢查部門:食品質量監督、衛生檢驗、成分分析等。
三、修業年限 三年
四、主干課程
1、主干學科:食品質量安全與控制、食品質量標準體系、食品質量管理學、食品分析與檢測技術
2、主要課程:有機化學、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分析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程原理、發酵工藝學、生物檢測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乳與乳制品工藝學、食品感官檢測、食品法律法規與標準、食品包裝學、食品理化檢驗學等。
五、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
1、公共課:共計8門課程382學時25學分
2、專業基礎課:共計5門課程352學時23學分
3、專業必修課:共計12門課程826學時48學分
4、選修課:共計5門14門課程240學時14學分
汽車維修與檢測技術專業
一、基本培養規格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3、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二、專業培養目標和業務培養要求
1、培訓目標
本專業領域方向面向汽車維修業,培養面向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掌握本專業領域方向的技術知識的,具備相應實踐技能以及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從事汽車維修與使用維護,故障診斷與分析以及故障排除,掌握最新技術的發展動態的適應汽車維修崗位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
學生應具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知識,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論和政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具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奮斗的獻身精神和不斷追求新知識,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造的科學精神;同時應具有一定的體育衛生知識和運動技能,具有吃苦耐勞精神;具有較強的接受新知識,新信息的能力.
3、專業培養規格
(1)、具有汽車維修技能;
(2)、具有掌握一定的維修設備技術,具備進行設備常規管理能力;
(3)、具有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操作能力;
(4)、具有計算機操作能力;
(5)、具有了解汽車發展趨勢,掌握汽車新技術的能力;
(6)、具有汽車故障診斷與性能檢測的基本操作能力;
(7)、具有汽車駕駛能力;
(8)、具有一定的調查研究與決策,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
三、修業年限:三年
四、主要課程
汽車構造與原理、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汽車底盤構造與維修、汽車電器與電子控制技術、汽車故障診斷及檢測、汽車使用性能與檢測技術、汽車車身修復技術、汽車保險與理賠、汽車電工電子基礎、汽車空調、汽車運用工程、汽車運行材料、汽車零配件供應與經銷、汽車涂裝技術等。
五、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
1、公共課:共計8門課程382學時25學分
2、專業基礎課:共計7門課程526學時33學分
3、專業必修課:共計13門課程876學時56學分
4、選修課:共計4門課程192學時12學分
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
實驗教學環節實踐環節在校內有汽車電器設備及維修實習、汽車故障診斷及檢測實習、計算機操作實習、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實習、汽車維修與檢測畢業設計實習等。在校外實習基進行維修汽車實習、汽車駕駛實訓等。
旅游管理專業
一、基本培養規格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3、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二、專業培養目標及業務培養要求
1、培養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擁護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支持改革開放;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開拓進取、艱苦奮斗、團結合作、嚴謹求實的作風,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的文化素質,敬業愛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
2、專業培養要求
⑴、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
⑵、具備實際操作技能和服務的組織實施能力;
⑶、有一定的旅行社管理能力和導游能力,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
⑷、掌握旅游外語,精通交際禮儀。
三、修業年限:三年
四、課程設置及教學計劃
1、公共課:共計8門課程398學時25學分
2、專業基礎課:共計6門課程288學時15學分
3、專業必修課:共計13門課程652學時41學分
4、選修課:共計12門課程428學時28學分
五、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夏季綜合實踐訓練,畢業實習。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
一、基本培養規格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斗、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具有獨立獲取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業務工作的能力和適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3、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備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圣義務。
二、專業培養目標及業務培養要求
1、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包括計算機硬件、軟件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2、專業培養要求:
⑴、具有堅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分析、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⑵、具有較好的英語基礎,能熟練閱讀和翻譯外文專業資料;
⑶、掌握數字電路及計算機硬件結構的基本原理,具有邏輯設計和系統開發和分析的能力;
⑷、掌握計算機軟件的基礎知識,具有軟件系統開發和應用的基本技術和能力;
⑸、掌握計算機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熟練使用網絡平臺、多種語言和工具進行編程和調試;
⑹、具有從事應用系統設計、開發和維護的能力,有較強的適應性;
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知識扎實、能自主學習、應用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級計算機人才。
三、修業年限:三年
四、主要課程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數據庫概論、數字邏輯、離散數學、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
五、課程設置及學時分配
1、公共課:共計9門課程496學時32學分
2、專業基礎課:共計7門課程580學時36學分
3、專業必修課:共計12門課程900學時56學分
4、選修課:共計3門課程80學時6學分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夏季綜合實踐訓練,畢業實習。
七、主要專業實驗
編程上機調試實驗、數字邏輯、算法與數據結構、操作系統。
更多內容,請查看 內蒙古北方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