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優勢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作為全國職業教育領域辦學最好的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教育部和中央財政重點建設特色專業,是最具社會影響力、知名度的特色專業之一。作為中國養老服務專業教育的“領頭羊”,2010年學院依托本專業在全國建立了“中國養老產業和教育聯盟”(中國現代養老職教集團 http://lnlm.bcsa.edu.cn)吸納了全國各地養老服務政府主管部門、行業組織、服務機構、教育培訓和新聞出版機構等194個聯盟成員單位。2013年,全國民政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簡稱“全國民政行指委老專委”)正式成立,秘書處設在本學院。2014年,本專業設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專家咨詢委員會,聘請了校外31名養老領域專家作為本專業的客座教授、客座副教授。2014年12月,在教育部、民政部的支持下,老年專指委成功舉辦了首屆全國養老服務職業教育與產業對話活動,搭建了職業院校和行業機構之間交流合作平臺。本專業已經與河北仁愛養老服務集團、山東頤合華齡養老咨詢服務公司與學院簽署捐贈協議書,在老年福祉學院設立80萬元的“養老捐贈基金”,與天津鶴童老年公益基金會、泰康養老等企業簽署了“訂單式人才培養協議”。建成校內功能齊全的護理實訓中心,校外實訓基地、附屬醫院32家,采取雙方共同教育、共同培養、集教學與就業為一身的訂單培養、對口就業模式。
培養目標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培養具有老年服務和管理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具備從事養老服務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創新和實踐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健全體魄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基礎建設和內涵積累并舉,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教社政企行融合、教研用教育導一體”的改革發展之路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較好的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隊伍”。
主修課程
課程設置的采用能力為本的模塊式組合結構,主要開設政治思想教育、公共基礎和職業發展、行為規范和素質拓展能力、老年服務與管理基礎能力、養老護理能力、老年服務管理能力、老年健康管理能力、老年資源開發能力等9大能力模塊課程。其中專業核心課程有:人體結構與機能、基礎護理、常見病護理、老年日常生活照護、老年康復護理、老年心理護理、養老機構運營管理、養老機構秘書實務、老年活動策劃與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與管理、老年產品營銷應用等。
就業方向及情況
主要就業方向:本專業面向養老服務行業,涵蓋養老護理技術技能崗位和老年服務機構管理崗位。養老護理技術崗位包括:老年服務與管理機構、社區老年服務與管理機構等中的老年生活照護、老年基礎護理、康復保健護理、心理護理等崗位;老年服務機構管理崗位包括:老年服務與管理機構、社區老年服務與管理機構等中的行政秘書或助理等崗位。
本專業采用學院全面推薦、企業合作訂單式、校企融合的招生即招工的現代學徒制等有效方式,有就業愿望的學生可以實現100%的就業。2013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5%,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為100%,其中專業對口率為80%以上。
本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取得養老護理員(保健按摩師、公共營養師、秘書、營銷員)中級/高級技能(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三級)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為畢業之后求職、任職提供有效保障。
高等職業學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
專業名稱 老年服務與管理
專業代碼 650302
招生對象 普通高中畢業生/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高校畢業生
學制與學歷 三年 專科
就業面向
1. 初始就業崗位
各級養老機構的護理院、各級養老機構的心理咨詢員、康復保健師、養老機構管理員、老年產品及老年產業營銷員、社區服務與管理員、NGO組織工作人員。
2. 目標就業崗位
各級養老機構主管人員和負責人、養老行業高級技師、養老機構主管單位管理人員、養老行業策劃與組織人員。
3. 職業范圍
社會福利院、養老院、敬老院、社區托老所、老年公寓、康復保健中心、老年產品生產及營銷產業、社區服務與管理組織、NGO組織。
培養目標與規格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經濟發展與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較高職業道德修養,具有較強的老年生活護理能力、老年心理護理能力、老年康復保健能力和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能力,勝任各級養老機構高級護理員、心理咨詢員、康復保健師、養老機構管理者及老年產品及老年產業營銷人員等高等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二、人才培養規格
(一)專業能力培養目標
1. 具有老年生活護理能力。
2. 具有老年心理護理能力。
3. 具有老年疾病照護能力。
4. 具有老年休閑活動組織與策劃能力。
5. 具有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能力。
6. 具有老年康復保健能力。
7. 具有老年產品營銷能力。
(二)方法能力培養目標
1. 具有較好的對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學習能力。
2. 具有較好的制訂工作計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
3. 具有較強的合理性、邏輯性的科學思維方法能力。
4. 具有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
5. 具有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能力。
(三)社會能力培養目標
1.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嚴謹的行為規范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
3. 具有較強的開發拓展創新能力。
4. 具有較強的口頭語書面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5. 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
職業證書
1. 獲得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
2. 獲得以下三種計算機證書之一
(1)“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課程水平考試——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考試”證書
(2)教育部組織的“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一級——MS OFFICE”證書。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廳)組織——“計算機辦公軟件“四級(員級)及以上證書。
3.專業方面的證書
獲得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養老護理員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課程體系與核心課程(教學內容)
一、課程體系
該專業課程旨在培養老年服務與管理領域高素質技能型服務與管理人才,課程設置綜合考慮學生基本素質、職業能力培養與可持續發展,參照老年服務與管理類崗位任職資格要求,體現該類崗位(群)的任職資格要求,緊貼經濟與社會發展對老年服務與管理類人才需求的最新變化。具體課程構成與課時數及教學進度安排詳見附表(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
二、核心課程
(一)老年人的生活護理
1. 課程能力目標
能夠對老年人的飲食進行護理,符合營養要求;對老年人進行體位變換和身體照料;能夠對老年人的穿著進行照料;能夠對癡呆老人進行生活護理;能夠對老年人的睡眠進行護理。
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老年人的飲食營養與飲食護理;老年人的身體清潔照料;體位變換與移動;老年人的穿著照料;老年性癡呆者的護理;老年人的睡眠護理。
(二)康復理療技術
1.課程能力目標
能夠運用康復與護理技術,進行初步的“自我護理”和“協同護理”;能夠運用康復訓練方法及技術,對骨關節損傷病人進行愈后恢復訓練;能夠運用康復訓練方法及技術,對常見的老年性疾病進行康復護理;學會常用的康復護理理療技術。
2.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生活康復護理;骨關節損傷患者愈后的康復護理訓練;老年性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訓練;康復護理理療技術。
(三)老年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
1. 課程能力目標
具有通過與老人接觸,初步判斷老人身體健康狀況,對所患疾病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具有制定正確合理養老護理工作任務的能力;具有掌握老人生命體征的體檢及正確功能判斷的能力;具有正確指導患病老人用藥的能力;具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任務的能力;具有根據老人病情要求,正確處理環境對病人的不良影響的能力;具有對患病老人制訂照護計劃,選擇正確的用具和器械進行預防和照護工作的能力;具有指導健康老人做好預防疾病發生、控制原有慢性疾病急性發作的工作的能力;具有正確掌握和操作護理疾病老人所需的各種技能的能力;具有對疾病急性發作或病情加重的老人及時發現并做出有效合理的院外急救處理工作的能力。
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呼吸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循環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消化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內分泌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泌尿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神經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血液與免疫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運動系統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
(四)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
1. 課程能力目標
能夠對養老機構新、改、擴建進行論證、規劃和申報;能夠完成養老機構的入出院工作;能夠依據養老機構的要求進行護理管理;能夠對財務工作進行審核,能夠進行簡單的成本核算;能夠對養老機構的后勤工作進行管理;能夠處理養老機構突發緊急工作;能夠根據養老機構的情況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
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養老機構建設;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養老機構入出院管理;護理工作管理;養老機構財務管理;養老機構后勤管理;養老機構經營;養老機構危機管理。
(五)老年人的心理護理
1. 課程能力目標
具有與老年人進行良好的心理溝通,完成對老年人的初診接待的能力;具有對老年人進行相應的心理測試,并通過心理學的方法進行初步診斷,完成對老年人心理狀況的程度鑒定的能力;具有完成有一般心理問題的老年人心理護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對患有各種軀體疾病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能力;具有對疑病癥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能力;具有對睡眠障礙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能力;具有對抑郁癥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能力;具有對焦慮癥老年人的心理護理的能力;具有對老年癡呆老年人的心理護理能力;具有預防老年人自殺的心理護理能力;具有做好各項心理護理工作記錄,并及時完成心理護理工作總結的能力。
2. 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健康老人的心理輔導;一般心理問題老人的心理護理;心身疾病老人的心理護理;心理疾病老人的心理護理;精神疾病老人的心理護理。
(六)頂崗實習和畢業調研
1.課程能力目標
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敬業意識;實踐學生的生活護理能力;實踐學生的心理護理能力;實踐學生的醫學護理能力;對老齡產業的經營與管理能力。
2.課程主要內容
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老年生活護理能力訓練;職業道德訓練;老年心理護理能力訓練;老年醫學護理能力訓練;養老機構及老齡產業經營與管理能力訓練。
專業辦學基本條件和教學建議
一、專業教學團隊
為了保證教學內容的實施,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必須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本專業生師比不能超過18:1,青年教師中具備研究生學歷或碩士及以上學位者比例達到25%以上,具高級職稱(不含高級講師)者比例不低于20%,專業帶頭人最好能具有高級職稱,行業兼任教師專業對口、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水平,且占專業課與實踐指導教師合計數之比達15%以上,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50%以上,有行業工作經驗等專任教師,50%的專任教師周學時不超過12個學時。通過人才引進和培訓開發,不斷優化教師的職稱結構、行業經驗結構、年齡結構,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二、教學設施
(一)校內實訓室
為了保證學習領域課程的順利實施,必須以完善的功能全面的校內實訓基地為依托。實訓室的建設主要圍繞核心能力的培養去建立,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主要核心能力是老年生活護理、老年心理護理、老年常見病的預防與照護、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為此,應主要建設:老年養護實訓室(內含老年生活護理實訓室、老年醫學護理實訓室和康復理療實訓室)、老年心理咨詢與治療實訓室、老年活動實訓室、養老機構經營與管理模擬實訓室。校內實訓室的建設充分滿足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學習領域課程教學的需要,便于做中學、學中做,學做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專業性。
(以上實訓室供參考,各校可根據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校實情、學生實際等情況進行設計與建設。)
(二)校外實訓基地
在區域內乃至外省市的養老機構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建立穩固的校外實訓基地,為落實學生頂崗實習,實施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奠定基礎。
為了使校外實習和頂崗實習真正落在實處,取得良好效果,學校需要建立與完善校外實訓基地管理制度,建立與校外實習基地的互惠雙贏機制,加強對實訓、頂崗實習過程的管理和質量監控,頂崗實習實行導師指導制,成績由養老機構指導教師和學院教師共同評定。
(三)職業資格鑒定與信息網絡教學
為學生考取老年服務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提供培訓課程與演練場所,利用互聯網和數字校園為學生提供開放式、互動式網絡學習平臺。
三、教材及圖書、數字化(網絡)資料等學習資源
第一,積極采用獲得廣泛認可的優秀的高職高專教材,選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教材達到30%。
第二,編寫反映新知識、新流程、新任務的講義,特別是專業實訓教材。教材選用合理,保證專業的教學質量。為了保障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學校還需要購置必要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類圖書資料,以供學生參考和學習。
另外,通過建設專業核心課程的網絡課程,學校建設數字圖書館和教師推薦老年服務與管理類專題學習網站,進一步豐富該專業的教學資源。
四、教學方法、手段與教學組織形式建議
“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特點,實行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等多種形式的“做中學、做中教”教學模式,運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小組研討、情境模擬、專業技能比賽、課外實踐等多種有效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五、教學評價、考核建議
根據不同的課程,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考試形式,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成績由平時成績和學期考試成績組成,學生平時成績由作業(含未獨立設課的實驗、實習、調查等約占30%)、課堂討論、質疑答問(約占30%)、平時測試(約占40%)等組成。考試課程必須進行學期考試,形式有開卷、閉卷、筆試、口試等。平時成績占30%~50%,學期考試成績占50%~70%。選修課、講座、實踐性(如實驗操作技術)的課程及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等,采用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分制評定。實踐性課程(含學期實習與實訓、假期社會實踐、畢業頂崗實習等)的考核以行業或企事業單位指導教師(行業專家)的考核為主,校內指導教師或課程授課教師為輔。通過測試方法改革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
六、教學管理
針對不同渠道的生源,采用不同的教學管理內容與管理模式。如對普通高中畢業生,需要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教學;對“三校生”(職高、中專、技校畢業生),需要更加注重專業理論的教學和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并加強教學紀律;對退役士兵,需要加強專業理論的教學和教學紀律的管理;對普通高校畢業生,重點是加強專業實操技能的培養。
繼續專業學習深造建議
1. 繼續學習的渠道(各校根據實際情況設計)
通過全省統考“專升本”,通過成人高考“專升本”,通過自學考試“專升本”,等等。
2. 建議繼續深造專業
老年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康復理療學、公共事務管理、社會保障。
更多內容,請查看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