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專業點簡介
建國初期隨著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汽車作為生產性工具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1960年創辦北京市交通學校,僅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該專業伴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沐浴了改革開放的春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不僅是生產性工具也變成人們生活的消費品;數量的劇增、質量的提升;汽車售后服務市場更加需求汽車專業人才;辦學中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專業也得到發展、壯大。 由于我們不斷改進辦學質量,注重內涵建設;2001年通過評估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認定為現代化標志專業 。
辦學中依托企業,注重校企合作;1994年即與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開展校企合作,成立國內首家“豐田-TEP”學校,并由此快速帶動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之后陸續與上汽通用、一汽大眾、保時捷(中國)、東風本田、一汽奧迪等大型公司合作成立校企合作項目。此外還與德國在汽車職業教育領域合作并先后成立IHK汽車機電師認證項目、SGAVE汽車認證項目、HUG汽車認證項目。這些校企合作項目和國際合作項目進一步奠定學校專業發展的基礎,保障了學生的高質量就業。
本專業畢業生遍布于北京市汽車維修行業的各個崗位,培養出魏俊強、侯振芳、闞有波等技術水平引領北京市乃至全國維修行業的優秀畢業生 ;辦學規模由200人到1550人的跨越。
二、專業建設基本情況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院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在專業規劃、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建設、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等方面,逐步形成符合學生認知規律、滿足社會和企業需求、具備區域特色的完整職業教育模式。
1.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思路與特點
(1)通過持續不斷的企業調研,掌握行業和企業的現狀、發展方向及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崗位群人才成長的軌跡;及時改進本專業的建設目標;
(2)利用校企合作和國際合作項目,優化課程體系,促進專業教學質量提高和內涵發展;
(3)教師進行企業實踐、主機廠技術培訓、教學法的學習;提升師資隊伍內涵建設;
(3)通過長期新生調研和畢業生跟蹤反饋,總結學生職業發展規律,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方法。
2.課程、教材建設特色
學院2007年開始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改革,10年來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實踐和調研,完成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的整理和完善,并將典型工作任務作為教學載體,建立以能力為基礎、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模式,2011年,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進行“以能力為本位的項目化課程”改革,歷時5年,完成所有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的課程項目化改造,形成以提升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為目標的課程體系,完成專業核心課校本教材、實訓指導書及其配套工作頁的建設。
3、教學方式方法
借鑒中德SGAVE教學模式,教師利用現有教學設施設備,開展組織以工作流程為導向的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依據專業與職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結果的合理關系,選用任務驅動、小組協作、頭腦風暴、旋轉木馬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專業及非專業能力,提升學生職業能力。
4、教學管理與實施的信息化水平
我院實行院系二級教學管理制度。學院教務處負責教學管理政策和制度建設、做好全院教學工作的統籌,系室負責教學事務的具體落實。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課程、教學資源、教學文件、學生成績的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保證教學管理過程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5、實訓基地建設特色
根據課程體系特點和校企合作項目的具體需求,我院逐步形成由專業基礎實訓室、專業綜合能力實訓室、校企合作實訓室組成的具有鮮明職業特色的實訓基地。按照學生未來職業發展規律定位實訓室功能,實現學生基礎操作能力、汽車基本維護技能、汽車總成修理技能、汽車綜合故障診斷技能的進階式培養。校企合作項目基地則根據不同企業的人才培養要求進行建設,場地布局規劃基本與學生就業后的企業工作環境一致,體現不同品牌校企合作的鮮明特色。
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
2011年中國教育部、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德國的奧迪、寶馬、戴姆勒、奔馳、保時捷五大汽車廠商和中國高等職業院校合作簽署了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SGAVE)項目,該項目旨在提高中國汽車機電人才的技術水平。我院成為SGAVE項目全國首批5所合作院校之一,該項目的引進極大的推動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改革。中德SGAVE項目課程大綱、教師資格培訓、學生考試認證等都按照德國職業教育模式開發設計,該項目的課程體系和運行模式為我院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提供有效的借鑒。在該項目引領下,借鑒中德SGAVE項目課程大綱,按照工學結合模式再次制定修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汽車維修企業典型工作任務重新構建課程體系;組織專業全體教師學習和運用理實一體、行動導向等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建立教師參與企業實踐機制;先后和北京地區奔馳、寶馬、保時捷、大眾、奧迪等30多家德系經銷商建立合作關系;設立專人檢查定崗實習學生實習狀況并對就業學生進行管理,聘請企業專家作為實習學生的企業輔導員,對實習學生進行技術和非技術能力的指導。
自1994年與豐田公司開展T-TEP校企合作項目以來,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辦學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上海通用ASEP、大眾TQP以及本田項目進一步推動我院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的發展。
自2006年至今,我院汽車工程系成立北京德眾豐通汽車維修有限公司,形成了前場后校的教學模式,建立了生產性實訓基地,極大地促進了專業建設。
四、教師隊伍基本情況
1、專業帶頭人基本情況 | 姓 名 | 緱慶偉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76.10 | ||||
最高學歷 | 研究生 | 專業技術職稱 | 副教授 | |||||||
職務(包括 社會兼職) | 汽車工程系主任、德國IHK(SGAVE)汽車機電師考官、汽車專指委新能源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裝備標準的專家委員,汽車維修專業國家高級考評員 | |||||||||
專業領域 | 汽車機電維修 | |||||||||
主要業績及 相關榮譽 | 2010/2011/2012/2014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 大賽獲得一等獎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首席優秀指導教師”; 2010年全國創新杯“說課比賽”一等獎; 2012年北京市交通委員會“交通行業年度先進工作者”; 2014年北京晨報評選獲“師德榜樣”榮譽稱號; 2014年全國機械行指委“汽車空調檢測與維修”實踐教學能手。 2014年入選十二五期間,北京市職教名師培養計劃; 2015年北京市教委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6年北京市教委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2016年北京市教委頒發北京市職教名師培養合格證書; 2016年獲全國機械職業院校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 |||||||||
2、教師團隊 | 專任教師 | 總人數 | 21 | 高級職稱人數/比例 | 14/66.7% | 雙師型教師 人數/比例 | 20/95.2% | |||
兼職教師 | 總人數 | 8 | 其中高級 職稱人數 | 8 | 承擔課時占專業總課時比例 | 27% | ||||
五、成果與貢獻
1、承辦活動
(1)作為北京市職教學會汽車運用與維修學會的主任單位,2014年至2016年連續承辦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汽車維修技能大賽”。2015、2016年承辦北京市高等職業院!捌嚈z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機電維修技能大賽。
(2)2015年承辦北京市首屆教師汽車維修技能大賽和北京市第二屆汽車維修職工技能大賽。
(3)作為北京市教師素質提高工程培訓基地,近三年舉辦北京市高等和中等職業院校汽車售后服務類集中培訓10期,安排相關院校教師參加企業實踐和技能培訓25人次。連續三年承接云南麗江地區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對口培訓支援18人次,承接全國職業院校領導考察、培訓460余人次。
2、榮譽
(1)在中德汽車機電SGAVE國際合作項目外審評比中連續三屆獲得“優秀”等級,并獲得2016年正式外部審核第一名。
(2)2016年通用項目獲得“上汽通用ASEP全國最佳合作院!狈Q號。近三年豐田、通用校企合作項目分別在全國26家、33家同類院校項目評比排名前三和前二,北京市教委組織的中德HUG國際合作項目連續兩年獲得學年評比第一名的好成績。
(3)近三年學院參加北京市及全國中等職業、高等職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能大賽中,獲得北京市一等獎12項,二等獎6項,獲得全國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
3、畢業生就業
(1)學生就業單位遍布北京市30多家高端德系企業,學生動手操作和溝通交流能力得到企業的好評。
(2)2014屆畢業生戴金山,畢業后僅一年通過奧迪全球機電維修技師資格考試,被聘為技術總監。
2015屆畢業生劉佳駒,實習期間獲得保時捷機電維修銅級技師資格,2016年被評為 “大眾集團全球最佳實習生”的稱號,并赴德國大眾狼堡總部參加頒獎。
2015、2016屆畢業生王文瑞、王鵬飛被奧迪(中國)企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錄用,被德國職業教育報紙報道。
4、社會服務
(1)SGAVE項目2014至2016年先后培訓華北地區企業和學校考官42名;
(2)豐田、本田給經銷商每年培訓300人。
(3)為社會培訓汽車駕駛員(中、高、技師)、汽車修理工(中、高、技師)、危險品培訓工作為近3500人。
更多內容,請查看 北京交通運輸職業學院招生網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招生專業”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