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良好,請盡快把采集的造血干細胞送過去吧。”昨天上午10點13分,海軍總醫(yī)院內(nèi),來京的湖北襄陽一中高三學生張文馳造血干細胞(俗稱骨髓)采集工作完成,他面帶微笑地對醫(yī)生說出這句話。此時,病房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海軍總醫(yī)院血液科主任沈建良介紹,為提高外周血造血干細胞含量,張文馳22日入院后便每天注射1針動員劑。實際采集過程歷時3個多小時。經(jīng)過這3個小時后,從張文馳身上采集的50毫升造血干細胞被裝入冷藏箱,并立即被送到來自福建的4歲患者所在的空軍總醫(yī)院醫(yī)生手中。
2011年4月8日,張文馳迎來18歲生日時參加了義務獻血,并志愿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俗稱“骨髓庫”)。半年后,在骨髓庫140萬份數(shù)據(jù)檢索中,張文馳與福建的一名4歲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他當即確認了捐獻意愿。2011年11月,經(jīng)造血干細胞高分辨血樣采集,結果顯示,他與患者高配成功,符合捐髓要求。
今年2月初,骨髓庫湖北分庫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電話通知張文馳,根據(jù)患者病情,捐髓最佳時機計劃定在3月下旬。如果錯過這個時機,患者病情可能惡化。
“救人比高考更重要,救人的事沒什么好猶豫的!苯衲辏蛏∫延幸淮胃呖际〗(jīng)歷的張文馳通過了南方航空公司招飛初檢,高考分數(shù)線只要達到二本線,就極可能成為一名民航飛行員,圓自己的飛行夢。為了及時救助這名4歲的患者,正在進行緊張高考沖刺的他,決定前往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采集和移植定點單位海軍總醫(yī)院捐獻骨髓。
為確保采集工作順利開展,海軍總醫(yī)院專門成立了由7名業(yè)務骨干組成的醫(yī)護小組,采取專家會診的辦法,詳細制定采集方案預案,并安排營養(yǎng)師為張文馳搭配日常膳食,專門騰出一間條件最好的病房供其居住。
張文馳來京捐獻骨髓的義舉,得到了其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大力支持。襄陽市一中專門安排了兩名老師陪同張文馳來京,負責輔導功課。南航湖北分公司專程趕到襄陽為張文馳送上了往返北京的機票。入院后,醫(yī)院負責人、張文馳的校友自發(fā)前來看望慰問,為他加油打氣。
再經(jīng)過一兩天的觀察后,張文馳即可返回家鄉(xiāng),重新投入緊張的高考復習當中。
更多內(nèi)容,請查看 湖北招生網(wǎng) 專題
更多招生簡章,請查看“高考資訊”頻道
更多高校,請查看“院校庫”